第121章 商业互吹
听见沈粥的话后,李泽文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在办公室里的沙发上坐了下来,沈粥身为汇丰银行的大班王,能够让汇丰银行的利润逐年递增,除了他出色的眼光和能力之外,这也和他一直以来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
李泽文坐下来之后,闲着无聊便时不时的用眼睛打量着号称全香江和港督权利并肩的沈粥的办公室内的装潢。
俗话说一个人办公室内的装潢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甚至是办事风格,李泽文虽然不认为这句话是全对的,但既然一直有着这句话的流传,那便说明着一定有着它的道理。
在李泽文的目光中,所见到的都是满眼的书籍,《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史记》等龙国古代传统的经典书籍在书架上都可以看得到。
甚至连《道德经》这种道家经典也摆放在书架上,从它们的新旧程度而言,李泽文想着它们一定不是只是仅仅充当着装饰门面的作用而已。
“李生怎么也对这些龙国古代的经典名着感兴趣?”当李泽文的注意力被书架上的书籍所吸引的时候,他的耳边响起了沈粥那独特的声音。
李泽文回过神来,便看见沈粥正坐在他的对面脸上带着笑意的望着他,他笑着说道:“呵呵,让沈粥先生见笑了,在下乃是普通家庭出生,以前虽然有心学习古人文化,但却因整日因生活所迫而奔波在外,而现在不用为生计烦恼了,公司却事务繁忙,少有时间静下心来看书啊。”
“呵呵,李生真是有心了,能够喜欢看龙国名着当然是好的。,沈粥虽然是个英国人,但看了龙国的这些着作也感觉受益匪浅啊。”听见李泽文的话后,沈粥笑着说道。
他因为工作的缘故,见过无数的香江富豪,凡是那些在他看来真正有能耐的富豪办公室里总是离不开龙国的这些经典着作的,而只有那些见识浅薄的暴发户才觉得读这些没有用,空有宝山而不自知。
“呵呵,难怪沈粥先生您被人称为“香江通”呢,原来出处在这里啊,看来李泽文以后可更加要多多的看书才行啊。”李泽文笑着对对面的沈粥说道。
“呵呵。”听见李泽文的话后,沈粥笑着说道:“李生,这是我珍藏许久的铁观音,可不轻易示人,你尝尝看。”沈粥端起桌前的茶杯笑着对李泽文说道,他虽然有心和李泽文建立更加良好的关系,但他知道这种事情急不得。
沈粥在香江待了多年,耳濡目染之下,当然也学会了龙国人交往的那一套,当双方不是熟悉时,大家先不谈事情,而是坐下来先聊一聊看似无关的事情,拉一拉家常,促进一下双方的感情。
或许这样的方式在行事果断的外国人看来不以为然,但沈粥却明白这种拉家常的方式却是更加的有效率。
沈粥贵为汇丰银行的董事长有交好李泽文的这个心思,坐在他对面的李泽文又怎么会没有呢。沈粥“无冕港督”的称号不是白叫的,能够和他建立良好的私交关系也是李泽文所求之不得的事情。
经过一番闲聊之后,坐在沙发上的李泽文的沈粥二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变得越来越熟络了,看着时机差不多了,沈粥也开始进入了正题。
“李生,沈某前几日听手下的人说在香江活动的投资公司中有一家资金特别雄厚的投资公司,经过调查发现那家离岸公司是在恒生指数暴跌之后突然出现的,没想到李生年岁不大却对股市了如指掌,真是天生英才啊。”
沈粥问完之后,一手托着茶杯,微微的吹了一口气,神色淡然的望着对面的李泽文笑说道,他表面上安之若素,但心里其实其实很不平静。
当袁天帆结束与李泽文的电话后,便跟沈粥汇报了这个事实,他虽然在工作人员的调查结果出来的时候便已经基本上确定了李泽文的杰作,但当得到袁天帆的肯定回答时,他心里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他身为汇丰银行的董事长,被香江人称为“无冕港督”,什么样的年轻俊杰什么样出色的豪门公子没有见过,但却无一人能够比得上李泽文在恒生指数中扮演的角色让他更加震撼。
十八岁就能有几十亿港币身家,而且还是白手起家,这是什么概念,现在香江风头最劲名气最盛的年轻一辈莫过于人称风扇刘的刘峦雄了,虽然李泽文被人称为“未来李嘉成”,但那也是未来的事情,代表他或许有这个潜力,不过谁又能够确定呢。
而今年三十一岁的刘峦雄呢,他旗下的爱美高集团的总资产已经达到了五亿港币,在香江已经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豪了。
而且刘峦雄是香江出了名的爱玩富豪,他跟那些女明星的花边新闻常常登上报纸的娱乐版块,他一直是香江媒体所追捧的年青一代经济领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