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大周警事
魏高走了,这个大周皇室的弃子,这个伺候了三代帝王的大周忠奴,选择了一种相当体面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他忠爱了一辈子的大周天下。
他死在了自己的府邸内,死之前他遣散了所有的家丁,给了他们足够下半辈子的银子,而后,将所有的家财清点好,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他明白,他死之后,这些东西,都会入国库,这是他能为大周,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他吃了最后一顿饭,难得的喝了一杯酒,然后沐浴更衣,在府上最显眼的位置,面朝着皇宫的方向,深鞠一躬,然后,上吊了。
他其实有很多选择,以他的身手,云游天下也未必有人能真正的拿住他,江湖,也会是他的一个归处,他可以扮可怜,求皇帝宽恕,给他一条生路,皇帝也希望他选择这条路,但是最终,他选择了一条,对大周最好的路。
他将自己的一辈子,都留在了皇宫,也选择了一种最体面的方式,对大周做了最后的告别,但他死的并没有不甘,他知道,他留下的一切,在某一天,会给南境最致命的一击,大周不会因为一个萧御南而有所动摇,哪怕他死了,大周的江山,尤在。
皇帝念他旧情,将他葬在了自己的陵寝边儿上,这对于一个太监来说,已经是无上的荣耀了,至于他的家财,并没有没入国库,而是陪着他一起,永远沉睡着了那片土地之下。
魏高死了,这个二十多年前策划了上京城那场大事的人,带着那些秘密,离开了。
“魏高,快传朕的龙撵,朕今日要去见太皇太……”
那一日,皇帝跟往常一样叫唤了一声,这话说到一半,突然意识到,魏高已经不在了。
“陛下,魏公公他已经……”
新上来的小太监并不像魏高一般贴心,上来直接回了一句,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他下去,就在这一刻,大周当今的陛下,对南境,对萧御南或者说对萧家的恨,开始滋生,他在心底里暗暗发誓,要萧御南,为现在的一切,付出代价。
“你叫什么?”
皇帝问刚要出门的小太监。
“小的,小的叫李善。”
小太监怯生生的回答。
“谁让你过来的?”
皇帝继续问道。
“是……是那日魏高魏总管出宫前,吩咐奴婢进来伺候陛下的,还……还……”
小太监看起来有些害怕。
“还跟你说了什么?”
皇帝看向李善,问了一句。
“还跟奴婢说了好多陛下的习惯,让奴婢往后,要伺候好陛下。”
李善回答。
“就这些吗?”
皇帝现在很想知道魏高走时说的所有的事情,他甚至将魏高遣散的家丁都找了回来,一一问过了,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些事,却是他最爱听了。
“还……还让奴婢盯着马、李、张、黄、齐、周几位公公,他们要是有什么异动,就说让奴婢赶紧禀报皇上。”
李善的回答让皇帝心头一震,他现在有些后悔,后悔没有护住魏高,没有护住这么一个忠心的仆人。
“你下去吧,有事,朕会叫你,对了,你跟我说的话,千万不要跟第三个人说,要不然,会掉脑袋的。”
皇帝叮嘱了一句,皇宫之中一直暗潮涌动,这样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身在宫中,他的身边,从来不平静,这就是身为帝王,要承受的一切。
“奴婢明白。”
小太监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对了。”
皇帝又叫了一声,那小太监又折了回来。
“去把管相跟陈相都诏进来,就说朕,有要事相商。”
失去了魏高,很多事情,皇帝也没法直接找人商量了,宫中那些人,他是一个都不信任,现在唯一还能信任的,就是这左丞右相两人了。
没一会儿,两人一前一后的,来到了御书房,行了礼之后,皇帝让他们俩都平身,而后说道:
“魏高的事情,想必,你们应该已经知道了。”
“臣,已得知,魏公公忠心为国,以一己之力杀了秦王,不过,陛下,老臣觉得,魏公公此举,虽然是为了大周着想,但那秦宗权,毕竟是个王爷,如今魏公公身死,陛下把他葬在自己的皇陵边上,以老臣看来,有些不妥。”
既然说到了魏高,陈公一,先开口了。
“陈相觉得此举,有何不妥?这魏高,也算是我大周忠臣,如此待遇,难道不应该吗?”
皇帝反问。
“老臣知道陈相之言,陈相觉得,这秦王也算是个王爷,如今被杀,这凶手居然还这般优待,怕是会让秦王府不满,再加上陛下并没有对秦王府做什么,还让秦宗权的独子承袭了王位,如此一来,怕是会被人诟病。”
边上管元让替陈公一解释了一句。
“那管相以为呢?”
皇帝问。
“老臣以为,无妨,他秦王府本身就无兵权在手,这次凉州平乱,还出了不少力,这出力的目的,自然是秦宗权希望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得到一些兵权,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倒是替陛下解决了一个大麻烦,以臣之见,陛下可以下一道旨,肯定秦王府平叛之功,然后把秦王的俸禄,往上提一提,就当是嘉奖了,再让人带些布匹,物件过去,再暗下一道秘旨,给秦宗权的儿子,让他知道,秦宗权买卖儿童之事陛下已经知道了,但是,此事就此为止,不想声张,那这事儿,就算平了,秦王府没有兵权,再加上这样的恶事,陛下不追究,就已经算是天恩了,如此一来,魏公公之事,就可以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