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既平江表,天下大同,身先俭约,以事府帑,开皇十七年,户口滋盛,中外仓库,无不盈积。所有赉给,不逾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于廓庑之下,高祖遂停此年正赋,以赐黎元。”这是隋书记载,关于盐的制度,到如今并没有改变。
简单点说,就是朝廷有钱了,要给百姓减轻负担,不但减免了粮税,还让百姓自己制盐。
可以说隋朝是历史上第一个不让国家交粮税的朝代,虽然只有两次。
“当然不会!”李秀宁很肯定的说道。
“那就好。”
“不过秦岭是本公主封地,所有产出,本公主有权征收赋税。”
“额!”文林的笑容顿时僵住。
“咯咯!逗你玩的!”见到文林出糗,李秀宁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是想知道,怎么把岩盐提炼出来的吧?”文林又不是笨蛋,很快明白了李秀宁的来意。
“不错,有岩盐的地方不少,你能把岩盐提炼出来,朝廷就会多出十多处盐矿,甚至更多也说不定,毕竟有些地方以前没有注意。”李秀宁点点头说道。
岩盐有的可以直接食用,也是百姓食用的盐,贵族吃的是井盐,也就是青盐,海盐为白盐。
湖盐是收集湖水干了,留在岸上的盐粒,也就土盐,比岩盐价格略高一些。
这一切都是因为生产条件太落后,海盐和井盐需要煮,所需要的人手太多,出产有限,湖盐和岩盐可以直接收集,只不过中间的泥土,杂质比较多。
这是一个很大的盆地,不少人正在向下挖掘,盆地中间有一个不到百米的水塘。
文林猜测,这里很久以前,可能是一个咸水湖,无数年过去,因为地质演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这个年份应该时间很长,因为地下的盐已经和泥土混合,成为一体,形成了盐矿。
这个咸水湖,在很久以前,应该非常大,因为山上有很明显的痕迹。
目前还能用这里的水来煮盐矿,文林估计,这水源应该坚持不了多久,如果有水源泉眼,也不至于枯竭。
所以以后得另外寻找水源,用来煮盐,不过这影响不是很大,毕竟这里因为地质缘故,草木稀少,柴火需要到另外的山头去砍伐。
李秀宁参观之后,非常高兴,她很确定,这个技术非常好,包括以前的粗盐,都能用这个办法制作成精盐。
“这里要保密!就在附近再建一个村子,我会给你调人,把道路修通。”李秀宁说道。
“哦,好的。”文林点头答应。
李秀宁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匆匆而来,带着一袋盐,又匆匆离开。
不过很快她调的人就来了,又是一万民夫,主要她把参与挖盐的民夫,家人搬迁了过来,看样子就是要这些人定居在这里。新来的民夫只是弥补修建别院差的人手。
宇文复求援的人手也到了,五百工匠,帮助重开了十个窑,负责瓷砖制作和烧制,半山村的人只需要上釉就行。
这是因为第一批瓷砖已经烧制出来了,洁白的瓷砖,上面还有图案,看上去非常漂亮。
宇文复想要在地砖上刻画瑞兽,所以这需要高明的工匠,不过文林建议他刻画仙女飞仙图,最好是性感妩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