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盐场
暗中观察过盐场,文林有些失望,因为制盐的方式,很简单,很落后。
说是煮盐,那就是真的煮,一长串大缸,埋在土灶之中,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柴火。
根据观察,他们收集的海水,先经过静置,自然蒸发,增加了浓度。
文林有些惊讶,虽然依旧很落后的技术,但是已经有了晒盐的雏形,想必技术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进步。
观察了两天,文林来到另外一处,这里原本是一个渔村,如今成了驻军之地。
武士彟调集了原本一千和江都世家,没有关系的士卒前来。
虽然文林没有参与过晒盐,不过他曾经看热闹般看过视频,所以还是了解一些。
士卒正在挑沙子,把海边的沙子挑到距离大海稍微远一些的地方,到潮水冲不到的地方。
沙子要得很厚,因为沙子吸热性非常好,等有太阳的时候,把海水挑上来,泼到沙子上面。
海水蒸发,留在沙子上面就是盐结晶,最后再把结晶收集起来,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沙子不会溶于水,只需要简单的融化,过滤,然后再进行蒸煮,这种方式融的水,浓度非常高,自然也就很容易得到盐。
这是文林设计的晒盐方式之一,另外一种,直接把海水抽上来,在地面等它自然蒸发,这种方式需要很宽的地方,也需要很多海水,关键在于,如何把海水抽上岸来,毕竟没有抽水机,单纯的挑水,需要很多人力。
不过这并不是没有办法。人工抽水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脚踏式水车,不过这里是海边,一但出现台风,水车多半就坏了。
所以能用的只有一种方式,寻找大的竹子,把中间的竹节打通,然后用一根绑着布匹的木棍,来回推拉,就能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
文林到来,就是主持建立盐田,在村子千米的地方,有一大片空地,这一片地不是沙地,以前当地百姓,种植着一些小麦,不过因为临近海边,收成很低。
用了三天时间,挖一条水渠,把海水引入了四百多米。然后用竹筒做的抽水筒,把海水抽到一个大坑,然后继续用另外一个抽水竹筒,把海水向高处抽去。
原本的土地,被做成一块一块的梯田,就这样慢慢的灌满了海水。
因为这里地质缘故,梯田不住水,所以每天都在不停的轮换着抽水。
江都二月底的天气,已经不冷了,出太阳的时候,海边地面还是有些烫,关键海边风大,每天海风都在吹,这海水蒸发就很快。
最先出盐是沙地盐场,虽然那边是用人工挑水,向地面洒水,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海水很快蒸发,留下盐结晶。
一天之前,青松老道就看出来,最近几天,应该都是大晴天,所以到了半晌午的时候,地面沙子有些发烫,文林就下令,开始浇水。
这种浇水,根本不需要多细致,挑上来直接泼到地上就是。
用了半天时间,地面就有了肉眼可见的盐结晶。
沙场轮换着浇水,有了盐结晶的沙场,就让人把沙子带结晶,推到一起,装进木桶,木桶里面有海水,会把盐结晶融化。
等到盐结晶融化,就可以把沙子过滤出来,这些海水会留着,继续融下一桶。
等到傍晚,所有的盐结晶都收集融化,这才把四个大桶抬上土灶。
木桶里面的海水,已经非常混浊,这并不是杂质太多,而是盐分太浓,已经形成了卤水一样的存在。
煮了没有多久,木桶边沿,就开始出现白色的结晶。
“出盐了!出盐了!”守在木桶边的捕快高兴的喊道,他们可没想到,原来盐是这样弄出来的。
大火烧了接近两个时辰,一桶水终于煮干,里面就是厚厚的一层细盐。
把盐收集起来一过秤,足足八十三斤,平均一桶能出二十斤。
这一下所有人都兴奋起来,要知道今天只是三十个多人在干活,就出了这么多盐,如果增加人手,不用想也知道,一天能出多少盐。
受限于人手,两个盐场都才开始形成雏形,不过如今试验成功,以后每天增加产量。
“想不到还能这样做盐!”刘仁实感叹道。
“是啊!把水弄到沙地上,就能出盐,这怎么就没人想到呢?”尉迟宝林点头附和道。
“主要是文哥脑子好,才想得到这个办法。”程怀亮高兴的说道。
“这个办法,并不是我想到的,其实只要见过盐湖,就知道这样弄,和盐湖是一个道理。”文林讲解道。
有很多盐湖,冬季枯水季的时候,湖水变少,岸边就会留下很多盐结晶。
把这些盐结晶收集起来,融成盐水,煮出盐来,这就是湖盐。
“哦!”
“那些盐田,就是模仿盐湖,把水抽上去,等它干掉?”刘仁实脑子灵光一闪,询问文林。
“正是如此!是不是很简单?”文林笑着说道。
“嗯!确实简单,难怪你要人把这里封锁起来。”刘仁实点点头说道。
“我们准备的这两个盐场,单一的一个,都要比世家的大,用不了多久,就能开始打压他们的价格。”
“想必那些世家的脸色,到时候一定很难看。”尉迟宝林说道。
“到时候你去看一下,就知道他们脸色好不好了。”
“嘿嘿!好啊!到时候我去他们买盐的地方守着看热闹。”
“好了!时间不早,大家都去休息,明天都帮着干活。”文林挥手说道。
“唉!”所有人都没了精神,有气无力的叹息一声。
全是国公之子,平时自然不可能去种地,文林正是知道这点,所以才让他们干活,挖地,挑水,反正就是没有闲着的时候。
“早知道我去分部好了,程怀默这家伙就聪明。”刘仁实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