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核心人物
鉴于愿意出资的人数太多,学堂无法容纳,所以会根据出资金额高低排序,尽可能将人数控制在二十人以内。
这个条件,让有钱人们再次疯狂起来。
为了让后辈能够成为陈老夫子的弟子,纷纷加大投资额度。
县衙中,林端看着一个个报上来的数字,笑的乐开了花。
有了这些钱,让百姓们度过今年冬天,绝对足够了!
收够了钱,便开始修建学堂。
安阳县各地百姓,很快得到征工的消息。
而且因为工期短,所以需要大量人工。
一时之间,整个安阳县的穷苦百姓,都得到了一份求之不得的工作。
短短一个月,学堂便已经建成。
学堂建成那天,林端和陈老夫子亲自过去,同时邀请了那二十位出资修建学堂的有钱人。
一时间,安阳县成了整个嘉定府的焦点。
甚至传到了京城。
“王相,朕听说那安阳县,修建了一间学堂,据说是很多富人出资修建的?”
皇帝面带疑惑的问道。
修建学堂不奇怪,但富人们出资修建就很奇怪了。
他们什么时候有这样的觉悟了。
“启禀陛下,的确有这件事,据臣了解,似乎是因为这所学堂的教授者,乃是陈百闻。”
“哦?陈百闻?那个一身傲骨的陈百闻?”
皇帝面露惊奇。
陈老夫子声名远扬,即便是京城也留有他的传说。
那可是连驸马府想请都不去的清流!
“正是此人。”
王石安点头。
“什么人竟然能说动陈百闻?”
王石安一笑,道:“是秦天。”
“秦天?可是那个深入匈奴境内的秦天?”
皇帝惊讶道。
“正是。”
王石安点点头。
“此人竟然还有这样的手段,了不得,了不得啊!”
皇帝不住赞叹。
“此人的确有大才。”
王石安由衷地说道。
这可是他都受益匪浅的老师!
“此人现在身居何职?”
皇帝问道。
他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实在太多,对于秦天这种只出现过几次的人,实在记不清是什么职务。
“如今是嘉定府训导史。”
王石安说道。
“训导史?倒是有些屈才了。”
皇帝沉吟着:“王相,你觉得此人应该担任什么职务比较合适?”
王石安苦笑一声:“皇上,此人原本是嘉定府守备,因为不热衷于外事,所以调任训导史的。”
“哦,朕想起来了。”
皇帝一脸的可惜:“若是有此人相助,我大夏必然能够再次兴起!可惜,可惜啊!”
王石安连连点头,也觉得可惜。
秦天却很享受现在的生活。
每天在家里,做做饭,写写书,剩下的时间和苏映雪腻在一起。
他可不乐意去掺和其他事情。
要不是发现考进士能够改编苏母对他的看法,秦天连科举都不想考!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已经到了腊月。
今年的天气,果然和预料中的一样,比往年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