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点火装置和核心的控制元件基本上是一体的存在。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这台航天发动机纵使结构有所不同,但详尽的几个结构他们还是能认得出来的。
而在认出来之后,很快就有人发现了问题。
一时之间,场下的众人议论纷纷。
“这台航天发动机的结构有点奇怪...怎么我感觉反应室占比这么小呢?”
“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是这样,这其中点火装置和控制元件反而占比要的大的多.....”
“这么小的反应室,就能提供如此大的推力吗?”
“说起来,这台航天发动机到底运用的是何种反应方式....”
“................”
在场的众人专业水准显然是达标的,一眼就看出了这台航天发动机和一般的航天发动机的不同之处。
对于一般的航天发动机来说,为了保证充足的反应过程,从而达到合格的推力。
一般情况下,航天发动机的反应室,也就是燃烧室,一般都是占据着航天发动机的百分之五十。
因为目前人类所利用的机械原理,要想让燃烧室内的反应充分,这种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说,在这种前提条件之下。
当前世界上在航天领域有名的几个国家,所设计出来的航天发动机,其反应室一定是占据整个航天发动机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
在这种规则之上,甚至还兴起了一种反应室占据航天发动机比例越多,航天发动机就越好的风气。
乃至于到最后,航天领域的相关人员衡量一台航天发动机好坏的第一标准,就是看其反应室占据航天发动机的比例。
而这个潜规则,即便放在现如今的航天领域,也依旧是够用的。
可现在,他们看到了一种打破常规的航天发动机。
要不是事先看过这台航天发动机的数据,谁能想到,眼前的这台反应室占比不到百分之三十的航天发动机。
会有着如此恐怖的一项数据!
这对于他们来说,不亚于是直接打破了他们的常识。
这台点火装置和核心控制元件占比反而更多的航天发动机,竟然要超过当代的所有航天发动机的水平。
这种情况,怎么能不让他们感到惊讶。
难道说,航天领域内的天,要为之改变了?
这要放在以前,是他们根本都不敢想的地步。
可眼下,这台航天发动机先前的种种惊人数据,无一不再提醒着他们。
或许航天领域的某些常识,就要被打破了!
思绪至此,众人目光复杂的看着大屏幕上的那份图纸。
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对于他们这些科研人员来说,能见证这些自然是好事。
但唯一遗憾的是,改变这些的并不是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