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研究,已经到了阶段性检测的环节。
如果用通俗的角度来说,这台航天发动机是一个整体。
但是如果用学术的角度来说,细分之下,航天发动机还是分成了很多个结构的。
如燃烧室,尾喷管之类的。
其中最重要的又要数燃烧室了。
因为在这部分结构当中,涵盖了这台航天发动机的核心---可控核聚变技术。
现如今,徐天宇进行的研发已经到了整合的阶段。
就是说,除去燃烧室内的有些结构还没有研发出来,其他部分的结构已经进入了可实验阶段。
究其原因,那些部分结构的技术难度比较简单,所以徐天宇优先完成的那一部分。
剩下的,那就是在原本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程度上慢慢改进,改进到足以匹配徐天宇设计方案当中的要求。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重头戏。
想到这里,徐天宇虽然感觉压力山大,但一种莫名的挑战心理又让他心中隐隐有些奋进。
对于他来说,这台新型的航天发动机就像是一座高峰那般,虽然攀爬十分艰难,但那种挑战的心理,让他一直都有充沛的动力。
现在的他算起来已经连续不眠不休的工作了将近一个星期了。
但他却一点都没感觉到疲惫,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是一幅神采奕奕的模样。
可以说,现在的他甚至都有些乐在其中了。
两世为人,这种找到人生目标的感觉说实话他还是第一次体会道。
就在他专心在研发进展之时,另一边的西北航天发射基地也迎来了阶段性的好消息。
发射基地的行政大楼,负责人办公室内。
任元洲看着‘奔月’计划下属各部门递交的监测报告。
疲惫的脸庞上终于露出了几分笑意。
自从上次试射成功之后,西北航天发射基地,或者说整个‘奔月’计划项目组的人。
都在对这台寄予厚望的航天发动机实施各方面的监测。
虽然按照正常情况来说,一次试射成功之后,就足以说明这台航天发动机已经达到了‘奔月’计划的标准了。
但碍于之前失败了这么多年,失败了这么多次。
所以在这很可能是最后一次的关键时刻,‘奔月’计划项目组的人表现的比以往要仔细认真的多。
在上次试射圆满成功之后,经过整个‘奔月’计划项目组全部人员的讨论决定。
再进行一次为期半个月的筛查工作。
说白了,就是为了监测这台航天发动机的一些不足之处。
这一次,他们想交一份满分答卷!
而在这段时间内,项目组的工作人员们也确实发现了这台航天发动机的一些不足之处。
但这些不足之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
事实也证明,这台航天发动机的确能够胜任‘奔月’计划的一切需求。
直至今日,各部门的监测报告递交上来。
在经过半个月的监测之后,这台航天发动机终于再也没有一点问题了。
起码对于‘奔月’计划项目组的工作人员们来说是这样的。
现在这台航天发动机在他们的心中,就是一台完美无瑕的航天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