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禹、幽二州以离江为界。
离江一路东流淌,在禹州最南端的柏州边界端拐了个急弯,江水由此开始,便是自东向西而流。
一直到了禹州中部边境,才复拐向东。
从高空下望,这一段江水就像一个顶部朝向西北的“几”字。
而禹王军的中军大营,便在这“几”字内部的顶端。
大营连绵十数里,里外皆有兵马来回巡视。
日落时分,洪景被军士拦下查验,所幸有姬明琅的引荐信,他才得进军营。
待他见到禹王世子时,已是月上枝梢。
世子姬铎看起来莫约三十上下,但洪景早已知晓,这位世子已年过五旬。
世间七八十岁的储王储君很常见。
好比幽王世子,年岁便已过百。
倒是像当今乾元帝这般12岁就登基的,才世所罕见。
未免失礼,洪景只是扫眼打量了姬铎一下,便揖手行礼。
“刀宗洪景,拜见世子!”
“免礼!你便是洪景?”
姬铎身形俊朗,五官周正,眉眼间与姬明琅、姬璃有几分相像,其声音温润,短短一句话便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和煦感。
洪景起身后,见对方正好奇的打量着他,心中立时确定,自己从渭青城送来的信,此人知晓!
当下也不急着回话,而是左右看了一眼。
此间除了他和姬铎之外,还有两名书佐在侧,有些话不方便说。
见此,姬铎笑了笑,抬手道:“都下去吧,无召不得入内。”
“是!我等告退!”
待人离开后,姬铎指了指旁边的坐席,“坐吧,想来你应该有不少疑惑。”
洪景并未落坐,而是站在堂下拱了拱手,问道:“敢问世子,禹王殿下可是想假借重伤昏迷之事,设计景王?”
嗯?!
姬铎眼中闪过一抹惊色,随即假作疑惑的问道:“为何这么说?”
洪景早就准备好了一套说辞。
也就是姬明琅那晚的分析,再结合他自身的情况,删减添加后得出的“禹王计划”。
待他将这套“禹王计划”讲完时,姬铎眼中已是满是惊骇之色,心中更是有如波浪翻涌。
父王的全盘计划,他是为数了了的几个知情者之一,这洪景推衍出的计划虽说还有些出入,但已接近八成了!
而且人家推衍的有理有据,他想狡辩都无能为力。
若非知晓对方是挖出景王的关键人物,不可能站在景王那边,他真会忍不住将洪景拿下拷问。
好半天他才勉强平复心绪,一脸牙疼的摇了摇头,“你这番推断还有何人知晓?”
洪景笑了笑,拱手道:“这种事岂能他传?在下来前中军大帐,便是想为禹王殿下和世子查漏补缺,毕竟此计颇为凶险,稍有不慎便会波及数州,甚至累及幽火谷!”
说到这,他从怀中掏出老爷子的军牌递了过去,“在下还存了一份私心,此乃家祖当年在禹王军中的军牌。”
然后将50年前的事简单解释了一下。
当然,重点提及了老爷子当年身受重创,伤了根本,又因未能完成军令,无颜面对昔日同袍,所以在清源城隐居。
接过军牌后,姬铎有些意外的看了看洪景,“没想到令祖当年竟还是常将军麾下,若是让常将军知晓,怕是又要嚷嚷着喝酒了。”
随后又问了些关于老爷子洪烜的事。
待外面有人求见,姬铎才起身道:“这样吧,你奔行一天,想必也颇为劳累,且先去休息,待我明日与众将军商议之后,再看看如何安排。”
洪景自无不可,他面见姬铎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表现了一番极为突出的推衍能力、还是令景王暴露的关键人物、且救过姬璃、又是禹王军后人......
如此种种下来,留在中军大帐应该是没问题了。
至于后面将他安排在哪都无所谓,只要能接触到第一手的军情,他就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
(以下为发布后修改,不算字数)
禹王宫的情节原计划是打算写个五六万字的,就像清源城那段一样,但......
细节的比对、角色的对白、以及角色的临场反应,都需要时间来反复斟酌。
然后就发现,更新量快无法保证了,只能草草将禹王宫渡过。
万分抱歉!
禹王宫这一段有可能还存在些矛盾的地方,但我自己已被完全绕晕了,检查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将没码出来的东西对比进去。
老板们如果有哪没弄明白的,尽请留言,我会一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