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严辞记忆里,他的母亲黄美怡是一个特别矛盾的存在,甚至有点神经质。
严辞上学时候,黄美怡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发雷霆。
平时黄美怡很温和,但只要他和妹妹没有按照她的要求做,做事稍微有所拖延,她就会不开心,念念叨叨,近乎责备,说话不堪入耳。
黄美怡喜欢将严辞和严六堡当作炫耀的工具,听着亲朋好友夸赞他们会读书而感觉到满足。
在妹妹工作后,黄美怡每天变着法子,找妹妹要钱,要不到就选择冷暴力。因为骨子里,她是重男轻女的,哪怕妹妹从未为自己考虑,一直支持着这个家,她却始终觉得妹妹不爱这个家。
要说她不爱女儿,好像也不是事实。
前世妹妹哭了一次,哭着说“妈你要逼死我”,严辞也发火了一次,此后黄美怡再也没找妹妹要钱,开始关心起妹妹起来。
黄美怡固执,认知水平低,经常无缘无故发火,这脾气可能源自黄美怡缺乏安全感,严辞一直无法和她讲道理。
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严辞懂事后,一直在帮妹妹,所以妹妹才和他越来越亲近,什么事都和他商量,最后甚至到无话不谈的地步。
父亲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就不提了,等到严辞长大后,整个家实际上就是他和妹妹在支撑。
不过黄美怡不是只有缺点,同样有优点,她勤劳,做事干净,细心在乎儿女,从未想过遗弃他和妹妹。
不然以黄美怡的姿色,她和父亲离婚,是可以轻易找到很有钱的另一半,她长得很不错,在乡下传过不少关于她的流言蜚语,比如说是情人。
是的,黄美怡长得很漂亮,严辞也是遗传了母亲的颜值基因。
前世毕业之后,严辞外出打工,翅膀硬了,母亲彻底服软,没那么爱管他们了,再也没有责备他意气用事,也不再对妹妹指手画脚,开始玩抖音,休闲起来。
现在的黄美怡还是那个固执漂亮、爱发火、玻璃心的三十岁女人。
当天,严辞和母亲打完电话,就将黄美怡要回家的消息,告知了妹妹。
得知了妈妈要回家,严六堡一脸惊喜,开心得要跳起来。
“妈妈要回来了吗?”严六堡抓着严辞的胳膊,不可思议地说,“严辞,你没骗我吧?”
“这我有什么好骗你的。”严辞看着妹妹清澈的眼神,轻声地笑着说,“你还记得我说过,我这辈子都不会骗你的吗?”
“嗯。”严六堡开心极了,笑靥如花。
其实父母爱儿女未必多纯粹,大人心思复杂,可能夹杂私心,但儿女爱父母很纯粹,特别是小时候,那种爱是干净如泉水,直到长大才可能会变质。
当然了,不是每个留守的孩子,都想见父母。
如果从出生就分离,留守儿童和父母没有什么感情,和父母自然会生疏。只能说他和妹妹不一样,妈妈一直照顾他们到小学,才选择了外出谋生打工,感情比一般留守儿童情况深厚。
第二天白天,严六堡唱着歌,一遍又一遍地整理房间。
拿着破布拖着房间木地板,叠好柜子里的衣服,准备迎接妈妈回家。
其实她没必要这么做,不过是想妈妈回家时,看到房间干干净净,开心罢了。
严辞看见了感觉好笑,和妹妹说:“六堡,妈还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你不用着急整理。”
严六堡却不这么觉得,抿着唇微笑说:“万一妈妈明天就回来了呢。”
严辞摇头:“不会。”
严六堡说:“严辞,你不想妈妈吗?”
从小到大,除了严辞,就妈妈和奶奶待她最好了,和妈妈半年多没见面,终于撑不过思念,她的眼眶都是微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