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卿澜也是极为礼貌,回礼道:“先生大才,魏卿澜不敢狂妄,还望先生莫要计较我的粗鄙之言。”
“太子殿下此言,虽然此时来说,太过于狂妄以及虚幻,但若是等百年、千年之后……”
黄吟礼顿了顿,面容布满了笑意,“且看君子沧桑千百年,蓦然回首,是龙是虫了。”
魏卿澜垂眸:“先生之言,澜自然听之。”
话音刚落,便是一股眩晕感袭上心头,待这种感觉结束之后,周围的场景便恢复在原本的刘家府邸之内。
眼前,黄吟礼的身影出现在魏卿澜的眼帘之中。
“太子殿下,七月三,便是儒家共鸣之日,便是定在历国京城那边,我希望你能参与。”黄吟礼笑而说道。
如今的他,并不曾给魏卿澜抉择的机会,可诧异的是,二人并没有感到任何的不适。
仿佛,本就应该如此一般。
魏卿澜只是有些疑惑:“先生此言,参与儒家共鸣之日,与我而言,有何意义吗?”
儒家共鸣,和科举考试有所相同,亦有所不同。
唯一的区别便是,儒家共鸣之仪,是面对全体儒家学生,只有能跨入大儒天资的儒生,方能参选。
而科举,则是历国选定,可入书楼做先生的儒生,魏卿澜的弟弟,魏长生便是其中一位。
以凡人之躯,入儒家书楼之中,做了第二层楼的先生。
虽然不是儒家先生,可儒家书楼,凭借如此年纪能已然成为二重楼的教书先生,日后若能修炼……
便可以凭借心中那一道浩然正气,直入神魄之境!
两者道路不同,所以才是道可相同,路亦不同。
“只有参加了儒道共鸣,夺得魁首,才能夺得历国文才人气,修那人族神通。”
“而我,则是因为没有夺得魁首,才修的是天道神通,神之浩然气。”
黄吟礼微微笑道,那笑容中却略显几分苦涩,“世人皆知,入了儒家,便能成为一代大儒,炼精之境,可有千年寿元。”
他的目光移向天际:“可未曾有人知道,儒家大儒虽然高傲,也不过是这蛮夷地区之中,一个稍大点的蚂蚱罢了。”
“只有做了儒家共鸣的魁首,夺得人道才气,才能证道儒家夫子,能真正挤入潜龙榜。”
看着周围陆续不断已经有人到来,夏家老祖的身影也在其中。
黄吟礼看着魏卿澜道:“不如潜龙,终归是凡人,太子殿下,若要坐那至高者,便不能把目光放在此处。”
“即便我在此处,是炼精大能,但我在那璀璨的大世界之中,也不过是一个稍大点的蝼蚁罢了。”
魏卿澜已经是被黄吟礼的话语震惊到了:“先生之才,实……”
话语未落,黄吟礼便是打断道:“太子殿下,可要记住你今日的这些话,日后,莫要忘记了本心。”
“我们,儒家共鸣见!”
说完,他的身影便是缓缓消散于原地。
魏卿澜躬身行礼:“恭送先生!”
这时候,远方而来的夏家老祖等人,也是落在了魏卿澜的身旁,目光放在他的身上,各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