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三月,胤禛便带着黛玉母子、宜修和弘时、齐氏、李氏,以及被德妃塞过来的冯氏,再次住进了圆明园。
弘时马上实岁就满两岁了,宜修没想着自小就教他争权夺利,反而刻意把他往忠厚那一挂培养,毕竟胤禛是肉眼可见对皇位志在必得,将来弘时作为胤禛实际意义上的长子,面临的压力可见一斑。
再说,虽然盼着弘时早日成婚生子,可宜修跟弘时长时间相处下来,自然也要为弘时的将来,以及她孙儿的将来的考虑,只有弘时好了,她将来的孙儿才不用面临进退两难的局面。
黛玉听说了宜修的举动,虽然她片叶不沾身就占了大便宜,但也不会觉得自己就亏欠了李氏或者弘时,毕竟不管是甄嬛传里还是历史上,弘时都是一个可悲的失败者,连自己作为雍正亲儿子的身份都给弄丢了,实在是让人好奇他的脑回路。
不过,眼前的弘时还是个黄口小儿,日常被宜修逗着已经能说些短短的句子,初步看起来像是遗传了胤禛话痨的样子。
他口齿不清,尚且分辨不清“嫡额娘”和“宜额娘”,甚至连额娘都叫成额羊,奶声奶气的,倒是十分招人喜欢。
黛玉照例摆了个小宴,弘时的牙齿已经长齐了,吃起东西来也是来者不拒,勺子用得像模像样的,不会像黛玉印象中才学吃饭的小孩子一样,吃顿饭就搞得周围跟拆迁现场一样,到处都是残羹剩饭,只是,他还不会用筷子。
弘时面前是一块蒸南瓜、六只虾饺、两片焯过高汤的白菜叶子,另有两只和红烧肉一起煨出来又过了清水的九头鲍,加四块麻将大小、稍微加了油盐的排骨。
弘时最喜欢吃肉,这一点跟胤禛倒是不像,但目前来说口味清淡倒是跟胤禛一样,所以吃完了鲍鱼和排骨,他便将只放了虾仁的虾饺留到了最后,开始吃起白菜来,看得胤禛满意的很。
“弘时如今养得这样好,侧福晋可见是十足的用心。我那儿倒是有一套珍珠的钿子,待会儿叫苏培盛给你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