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过得并不安稳,但好歹顺利度过去了。
二十年开春,弘时那里传来好消息说他福晋怀上了,黛玉先是恍恍惚惚了好一阵儿,她自觉才过了二十五六岁不久的样子呢,怎么都快要当祖母了……
此时黛玉的心思十分好猜,华妃一眼就看懂了黛玉眼中的纠结,她忍俊不禁,更加为自己即将有嫡孙而高兴不已。
只是,华妃笑着笑着,心里一股难以忽视的酸涩悄悄涌上心头,让她顿时失去了笑颜。
黛玉终于反应了过来,看华妃的神情也大致明白了她此时的心情,略微想了想,开口劝道:“弘时和他福晋小日子过得十分融洽,况且咱们一开始就告诉了他们小夫妻俩,嫡长子会被过继给弘晖做嗣子,他们一开始就乐见其成,就算到了生产那日,只要你不总拦着他们夫妻跟孩子亲近,他们夫妻还能说什么呢?”
黛玉是真的不想看到华妃跟弘时因为孩子的缘故反目成仇,哪怕弘时性子好,但涉及到自身血脉,况且中间还有弘时的福晋也在其中,她的意见华妃也不可能真的忽视。
华妃转头露出一个十分符合社交礼仪的微笑,答道:“娘娘想哪里去了,妾身不过是突然想到自己也是快五十的人了。”
华妃这么一说,黛玉便随意信了,不过半晌,华妃再次开口道:“其实妾身刚刚竟然想放弃过继弘时的嫡长子给弘晖了……”
华妃苦笑,“不是妾身不疼爱弘晖了,只是这些年下来,妾身对弘晖的心,终究还是分给了弘时一些,再者,生母养母和孩子之间的龌龊,皇考敏德皇贵妃和孝懿皇后已经有了榜样在前,妾身真的不想误了孩子……”
华妃相信当年黛玉提议过继弘时的嫡长子给弘晖,是真的为她考虑,所以当时她十分情愿且急切地接下了弘时的抚养权,可是如今,弘时越好,她就越发后悔。
可黛玉却觉得既然事情早就说好了,那就别纠结那么多了,横竖如今宫里的孩子到了六岁都要到上书房读书,而弘时媳妇肚子里那个,还不一定是嫡长子,有可能是嫡长女呢。
“孩子才刚刚显怀呢,你倒不必想那么多,日常照顾好弘时媳妇就成,至于日后当真是个嫡长子,你也不会孩子落草就直接抱在跟前养着不是。你若是实在不忍心,便叫孩子一直跟在父母身边,只改了玉牒就是,如此,礼法上弘晖有了孩子,将来那孩子还能直接封爵,实际上,还有父母疼爱,肯定比下面的弟弟们都要好。”
况且,黛玉觉得弘时夫妻俩肯定早就想通了,想必人家夫妻俩根本不会纠结此事,就算等孩子出生的时候一时不忍将孩子送到华妃跟前教养,只要华妃这边舍得放手,孩子除了在礼法上归了弘晖,其实也没多大的改变。
从这一点就看出黛玉对宗法的认识有些不足了,古代过继孩子也不是随便过继的,其中的讲究可多了,根本不会像有些小说里那样哪家缺了孩子,就直接从族中选一个年龄合适的,在族谱上换一笔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