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你不认可的东西,它就最终会毁灭?
珠穆朗玛二代发布之后,程旭难得有了一个空闲期,也是每天在实验室盯着这九个人,难得体验了一把当“老教授”的滋味儿。
而潘盈也是每日必到,虽然学社会学的她是文科生,但是每每金句频出——众人讨论正激烈的时候,她的一句话往往就能给子书晓涵带来奇妙的灵感,出人意料的,这俩人倒是擦出火花来了。
今日闲来无事,程旭也是看着这么一群人,乐呵呵的不行,颇有些老教授看到未来希望之星的意味。
“你们这儿的氛围是我见过所有的团队里最好的。”
看程旭这幅跟他老爸几乎完全一样的状态,潘盈也是啧啧称奇,对于2041实验室,她是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他们之间就没有任何的其他心思吗?”
像其他的团队,哪怕是一个团队的师兄弟姐妹,很多也会为一些你干的多我干得少,署名的先后,成果论文等各类事情有一些矛盾。
但这些天,在2041,潘盈没看到过,包括她的到来,都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
“这很容易理解。”程旭笑道:“我们需要论文,需要成果吗?我这么跟你说,现在的科学评价体系我不认可。这个事儿我跟他们说过。”
“伱是说,你不认可的东西,它就最终会毁灭,所以完全不用在意是吗?”
程旭微微笑了笑,没有说话,说“是”就太嚣张了,说“不是”那又在撒谎。
潘盈从程旭的表情中读取到的信息就是这样,他的这种底气,潘盈在任何人身上都没有看到过,包括她的导师,来自社会科学院的学部委员,社会科学研究所负责人李林。
不说社会科学,有人认为这玩意没什么用,就是在自然科学领域,最顶级的院士,恐怕也不会有程旭这样的想法吧?
但程旭就是有,而且以一力践行着。
“其实啊,不是论文不重要,我认为它身份重要。”程旭神色陡然严肃了起来:“但是,我们需要首先明确一点,我们发论文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职称,为了奖金,为了晋升,为了毕业。”潘盈其实明白程旭的意思,她说的这是社会常态。
而实际呢,论文发表的第一目的应该是传播成果,引领科学在自己的领域稍微往前靠的稍微近一点点,而职称、奖金、晋升、毕业应该是第一目的达成了的劳动所得。
但现在,好像有点儿反过来了,这些“所得”反倒成了第一目的,至于科学怎么样,又有多少人会去操心呢?
“其实越是顶级期刊,这种现象越少。”程旭也是说道:“但是,自然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无一例外都是外刊。
“我费尽巴巴的把我们的研究翻译成英语,给他们去看?别扯犊子了。
“不是我狭隘,而是现阶段,学术界的话语权被把控的太死了。这是我们所绝对不能接受的。
“2041说着引领世界,召唤未来,但学术话语权全在别人手里,你靠什么引领?靠嘴吗?”
“这就是2041实验室至今没有发表一篇论文的原因吗?”潘盈盈盈一笑,如此问道。
“你要说,我们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在已有学术期刊,我你不跟你抬杠。”
程旭笑道:“但你要说我们没发过,那我可不认同。
“去我们的官网看看,不仅有理论专区,还有应用专区。”
程旭接着说道:“这里边上千篇论述和札记了,难道说只有发表在期刊上的才叫论文?
“一样东西,它对科学的前进有意义,别说发到我们的官网上,就算是发表到七点小说网上,它也一样是有意义的。”
“我爸不止一次的建议过你,把官网上的东西整理一下,出一个期刊,哪怕半年刊呢?以那里边东西的水平,很快它就能成为顶级期刊。”
程旭明白潘盈的意思,潘正教授这是学坏了啊,之前多么刚正不阿,有话直说,现在倒是学会吹耳旁风,走女儿路线了。
潘正教授的心思他也一直知道,但是这件事儿……
“这件事儿还不是时候。”程旭摇了摇头:“顶级期刊,就我们官网那里边的东西,全世界够资格评价的有几个?
“计算机科学协会,他们懂荷泵是什么吗?
“还有一些国外机构,别的我就不说,就翻译,我们的最基础的东西——荷泵,这俩字怎么翻译知道吗?英语中能找到一个对应的词吗?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听这俩字,你首先能想到什么?
“荷是什么,泵又是什么?俩结合起来又是什么?
“荷,你首先应该能想到电荷,是的,它有这个意思。然后就是负荷,荷载。
“泵呢?水泵,压力泵,钠钾泵,总之,这是一种能起作用改变原有路线或形态的东西。
“那荷泵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你可能不懂,但是很简单:那就是带电粒子逆电荷梯度的运动,在“泵”的作用下。
“就比如一个重物,你从地上把它提起来,这是什么?逆重力梯度的物体运动,在你手施加力的作用下,这也叫“荷”。
“光这个一个字儿,好几种意味啊!以上这几种意思和意味都表达到,英语里找一个词儿翻译一下‘荷泵’?”
潘盈确实惊呆了,虽然她不是学外语的,但这么多的意思,不好找吧?
“这就叫什么呢?语言差异!”程旭说道:“我不是说英语不好,事实上,英语中很多词的意思翻译成汉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所以,翻译的论文,哪怕再怎么信达雅,也是达不到的原生语言的那种味道的。
“很多英语系国家,中小学生都能阅读甚至能理解的学术顶尖论文,一看某个词,他们脑子里就有相关或相近的概念。
“而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没有,就算英语学的再好都没用,很多时候,外国人很容易就理解,甚至都不需要理解的概念对于我们却非常困难,语言差异这个因素占了很大一个方面。
“就算最终能理解的非常透彻,所花费的时间和效率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研究基数和效率都落后,我们的学术、我们的科研怎么进步?怎么超越?”
程旭缓了缓,接着说道:“我不愿意发英文论文,不是怄气,也不是在争一时之长短,这是关乎未来科技发展、未来科研土壤的根本性大事!
“我想让我们的高中初中生,甚至刚识字的孩子,都能读一读最新的科研成果,我想让我们的大学生、硕博士研究生都能发上真正意义上的【中文世界顶级期刊】。
“到那个时候,这个科学氛围才已经形成了。
“你别说刚识字的孩子看不了学术期刊,你想让他看懂,自然就会写的让他懂,哪怕懂其中一部分呢,这就是一颗种子。
“你把官网上那篇【荷泵是什么?】随便找个小学,拿给小学生,让他们看看,都能懂。”
程旭跟潘正教授也聊过这个话题,不过没有这么深入,跟潘盈所说的这些话,跟潘正教授是不好这么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