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拾月忍不住弯着唇角点了点头,抓着他的衣角,跟着他的步伐渐渐往前走去。
头上的圆月从云层里钻了出来,皎洁的脸颊似是裸露一抹不易察觉的红晕,忙又钻进身侧的云层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被寒风吹冷的。
今日猜灯谜居多,三步五步总是有借着花灯猜灯谜,只是李拾月对这些没什么兴趣。
倒是徐云辞兴致还挺好,甚至赢了一盏狐狸花灯回来,回府时李拾月拿着花灯先去了寿松堂。
撩开门帘屋内热热的气息打在面庞上,与在外的寒冷截然不同。
“我怎么听着有动静,是不是二郎和皎皎他们回来了?”
隔着屏风传来徐老夫人的身影,李拾月脱掉了最外面的斗篷,都带走了身上的一些寒气。
手中还不放开那盏狐狸花灯,弯着唇角就一路走了进去,才发觉屋内徐令清也在。
她脸颊红红的,不知是在屋里坐着热的还是怎的,只是瞧着不自然极了。
徐老夫人也不提,见李拾月进来,嘴角的笑意更加的明显一些。不等她走近,就已经伸出手来,握着她的手,拉着她坐在自己的身侧。
目光在她手上的花灯看了又看,对上徐老夫人的目光,眼中的笑意叫李拾月有些看不懂。
直到顺着徐老夫人的视线,看到对面坐着的徐令清,她手侧小桌上也放着一盏灯。
那盏灯她方才在猜灯谜的地方瞧见过,原是被人赢走了,在徐令清这里。
只是这盏灯是谁送的,就比较令人好奇,能叫她在徐令清的脸上瞧见少有如此情真的小女娘姿态。
“是杨家郎君送的,今日杨家郎君约了八娘出府游玩赏灯。”
徐老夫人瞧出了李拾月的疑惑,出声说起这盏灯的由来,眼中的笑意与当初揶揄李拾月一样一样的。
徐令清也没否认,只是微微低下头去,弯起来的嘴角和眼中的羞涩,不自觉地躲避着旁人的目光,已经是在附和了徐老夫人说得对与否。
“看来杨家七郎君人品定然是非常不错,能得表妹喜欢实属不易。毕竟自小有过优秀的几位表兄们在前,先前舅母还同我说笑,怕表妹对一般郎君看不上眼呢。”
李拾月掩唇浅笑,将自己的花灯往身后挪了挪,正好用自己的身体遮挡住。
话音落,常嬷嬷端上来一碗元宵,还热腾腾地冒气呢。
“这是府上煮的元宵,表姑娘用一些吧,老夫人特意给表姑娘留的。”
李拾月喜欢吃花生馅的元宵,甜滋滋的很难让人不喜欢。
她抬头瞧了一眼,常嬷嬷就知晓她的意思,忙又说道:“老夫人和八姑娘用过了,这碗是老夫人特意吩咐灶上,等表姑娘回来再下锅的,为着表姑娘能吃口热乎的元宵。”
“外面卖的哪有咱们自己个儿准备的口味,太甜了或者不够甜,表姑娘都是不喜欢的。这点老夫人记得,特意吩咐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