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春绫与常顺的日子晚了一点,要等徐云遥成亲和徐令清出阁之后,毕竟李拾月在疼爱春绫,也没有要她赶在主子前头的道理。
那样做,未免是打人家的脸。
徐云遥的亲事与张家商定好,就定在这个月末,眼瞅着这日子也快到了。
是在四房那头布置的,除了徐云泊在西郊军营和身在重华殿的太子妃,其余的都回来帮忙,凑个热闹。
就连徐令琬,人虽然没回来,可还是备下了厚礼,也带来了自己定亲的好消息。
信中言辞恳切请了徐老夫人的安,大抵是自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徐老夫人即便不喜欢二房的人,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
连说了好几声的“好”,将信仔仔细细的又看了一遍,说道:“这个死丫头可算是懂事了,看样子在老家过得还挺好的。”
亭子内的氛围说不出来的安静,杨氏和周氏没有说话,互相看了看。
坐在二人中间的卫氏眉眼低垂,不发一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如此入神。
“阿琬的亲事定的什么人家,今年多大,家中还有什么人?”
徐老夫人看向了李拾月,她上了年纪,信上的有些字迹她看的并不是很清晰。
李拾月没有半分不耐,结果信纸,指着上面的一行喃喃的说着:“是老家那里的一位举人,年纪比阿琬大了一些,胜在为人敦厚,家中还有一对弟妹。”
“如今在老家那面是个学院的教书先生,家底不算丰厚,可也不是很穷贫,您老放宽心吧。这桩亲事是二老太太做主的,仔细相看许久,就连二舅母也是很满意的。”
听着李拾月说着,徐老夫人才渐渐的放下心去。转过去又问着周氏准备的怎么样,毕竟徐云遥与徐令清的喜事相差的时间并不久远。
徐云遥倒是还不太想成亲,可是张家不太愿意等了,更何况周氏也是真喜欢张家女娘,还有张家的门楣。
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徐云遥对这桩亲事也没了什么意见,反而是尽数配合。
徐令琬就算先前做错了事,可经历过这些事情,毕竟是徐老夫人看着长大的,就算碍于她阿爹阿娘的面子,徐老夫人对二房喜欢不起来。
可是自小看着长大的情分还能在,若是有一日能看到徐令琬回京,大概是几率很小了。
“已经定好了吉日,就在后日,咱家去张家提亲。”
杨氏微微一笑,看向了坐在徐老夫人身侧的李拾月:“二郎是家中长子,晏晏也会随着一起前去张家,替四郎向张家求亲应门,不叫四郎自己个儿太孤单。”
徐云辞与李拾月夫妇双双出马,就代表着荣国公府对两家的婚事不是一般的看重,也代表着四房的颜面。
周氏一听,差点没忍住笑出声,喜上眉梢笑道:“如此要多多麻烦二郎和晏晏了,为了四郎出面。”
“这有何言谢,舅母也太客气了。表兄同我说,定然是要去的,不仅是要让张家觉得咱们国公府礼数周全,也要让人瞧着,四表兄身后有国公府,虽然如今在朝中还需要历练,可咱们该做的还是一样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