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一坛酒,一首诗(二)
府衙内安静无比,唯有颇为醉意的陈庆文发出阵阵的沉重喘息声。
听到元奉所言,高敬仅仅是抬眼瞥了一下元奉。
他本就是当今大金的太保,虽然元奉曾也任职太保,但如今风水轮流,终究还只是风光一时。
若是换做平日,高敬确实会敬重元奉这位前太保,然而当下却是无论如何也不可答应。
面对元奉赤裸裸的威胁,高敬并不会直接拂了对方的面子,稍稍委婉地说道:“敬山先生,大金能够延续至今,攻破赵宋半壁江山,女真族也确实骁勇善战,但不可否认的便是大金所定下的策略方针,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大金是最有能力鼓励人才,这才让大金得以经久不衰的根本。”
元奉闻言,脸色也是变得难看了些。
他自然知晓这些个道理,但其他人不会当面指出,高敬却是敢直接点破,委实让他有些难堪。
高敬好似没有看懂元奉的脸色变化,作为场上官职地位最高的人物,他在面对众多压力之下,依旧冷静地吩咐府中下人,很快便准备好笔墨,在席位之中的大厅上赫然空出了一大片地方。
这时,实际上元奉已然有些慌张,不惜屈尊拱手向斡勒巴谆说道:
“断不可让他胡作非为!”
斡勒巴谆皱起眉,有些好奇的看着眼前醉得站都站不稳的少年,微微沉吟片刻,忽而身旁高敬接着说道:
“莫非我大金连这点气度都没有吗?若是传了出去还不令人笑掉大牙?!”
经此一激,斡勒巴谆也是当即说道:“按照他的办,我倒要看看这小儿究竟有何本事!”
而在席位末端,赵瑗终是坐不下去,忍不住开口说道:“陈小友,你到底要做什么?”
他此时十分担心,在众人面前高敬已有了偏袒之意,本就是对大家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然而陈庆文却还想火上浇油,恐怕事情很难有所善终。
见陈庆文年少,赵瑗还是眼睛瞪得滚圆,轻轻说道。
然而陈庆文只是扫了一眼,眼中醉意更胜,对着正在研墨执笔的高敬摇头说道:“你一个太少,再来!至少三人,若是写的慢了没有来得及抄下,我断然不会说第二遍给你们!”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
莫非这小子要当众作诗,而且还不止一首?!
看样子,至少三首吗?
又是叫来了两名念过书的书童,他们不由得紧张起来。
很多人都不禁猜测,陈庆文究竟会用什么方式让世人在敬山先生与他之间,选择相信陈庆文,相信他才是真正的诗词大家。
此时入夜良久,清风瑟瑟,初冬的寒意仿佛没有将府衙的热切降温,气氛却有些类似战场上的攻守双方,紧张感扑面而来。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陈庆文脸上通红,眼神中带着醉意,刚饮了一坛酒入腹后,毫无征兆吟诵起来。
“不对、不对!此诗已出世,不能算!”郭忧看不惯陈庆文如此张扬做派,断然打断道。
高敬则是愣了愣,没想到陈庆文所诵之诗是已出世,连忙停笔,皱起眉头看向陈庆文。
府衙之中,有愤怒,有好奇,有仇恨,有希望,总之是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齐刷刷地汇聚在连站都站不稳的青年身上。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毫无酝酿,毫无犹豫,仿佛真的就如同陈庆文所说那般,在梦中有高人赠予他的诗词,他只不过当众念了出来,不一会儿功夫,便有了三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