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
众人听完陈默说已拉拢了百家学派,大为不解。
陈默在稷下学堂的论辩,张松的等人可以说是从头挺到尾在听。特别是张松将陈默的论述竟运笔如飞全部记录下来了,上面根本没有提起拉拢百家学派之人的话。
荆轲对于学问一向晕晕欲睡。不过这一次也听完了陈默的论道,他也没有听到陈默拉拢百家学派之人。
张松甚至又仔细将陈默的论述看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陈默拉拢百家学派的话。
陈默看到张松拿出记录自己高谈阔论的白纸,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他着实想不到张松竟会做这种事。很快他发现不仅张松,其五个墨家弟子也做同样的事,只不过他们的记忆力以及书写速度不行,以至于没有记全。
陈默顿时无语了。
他知道自己在墨家弟子心中的威信很高,却也想不到竟高到这种地步。
其实陈默并不清楚,这场论辩之后,他在张松这些文墨一脉墨家弟子心目中的地位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他们完全相信陈默能带着墨家走上新的辉煌。甚至可以这么来说,在张松等人心目中,六指黑侠恐怕也未必比得上陈默。
毕竟六指黑侠虽然是墨家巨子,可也从未做到过陈默这样的成就!能令君王后说出可为王者师的话。
春秋、战国这两个时代的士,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
春秋时期的士,其实是贵族的一部分。而战国时代的士,却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第一、百家学派之人、第二、门客、第三,便是有一技之长之人!这其中包括工匠、武士、乐师等等。
不过这三类人中,可为君王师之人,也只有百家学派之人。可墨家自创立之初,却也从未成为那个君王之师,所以这也使得陈默在一众文墨心目中地位非同寻常的高。
这些事情陈默自然不清楚。
张松等人一双双目光望向他,包括荆轲也无比好奇的看着他,陈默也不卖关子,直接讲出了自己的想法。
陈默道:“其实就在昨天,我还在考虑如何让百家之人认可我们墨家的理想,愿意与我们墨家一同为天下大同而努力,可始终没有找到个很好的答案,我甚至准备在今日论辩过程中直接拉拢百家学派之人。”
急性子的荆轲忍不住道:“但你好像没有这么做?”
张松等人忍不住瞪了荆轲一眼,他们当然听得出陈默有下文,所以埋怨荆轲打断了陈默。
陈默倒是无所谓,哈哈一笑道:“昨天的时候,我确实打算这么做,但今天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荆轲想了想,道:“难道是善柔提醒了你?”不过看陈默的眼神有些古怪。荆轲不太相信,毕竟他虽没有看到陈默、善柔做什么事,但毕竟也能想得到。
陈默老脸一红,不过毕竟脸皮也厚,所以还是很自然道:“我脑海灵光一闪,忽然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法子。”
荆轲道:“什么法子?”
张松终于憋不住提醒荆轲道:“荆轲兄弟,请不要打断先生的话。”
荆轲回头一看,不由缩了缩脑袋,发现众人一脸愤怒的看着他,不由讪讪一笑。
他还从未见过张松等人这么愤怒。
这个时候他们也注意到张松的等人对陈默的称呼由小默转为先生了。
陈默见胆大包天的荆轲竟然也怕了,大感有趣,笑着道:“也不算打断,就在要进行论辩之前,我脑海忽然灵光一闪,发现自己其实不必用露骨的言语拉拢百家学派之人,我只要做到四个字便可以让认可墨家理念之人与墨家一同为天下大同而奋斗。”
荆轲本要继续开口,可想到张松等人的眼神,没有说话。
张松这个时候也忍不住问道:“那四个字?”
陈默笑道:“言传身教。”
张松等人大为不解。
陈默从张松哪里拿过技术自己讲述的治国策略,笑道:“刚才我所讲述的治国策略,其实就是言传,我相信整个稷下学宫必定有人认可我的思想,但也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认可我的想法。”
张松更疑惑了,道:“纵然认可先生说法的人,未必会认可墨家。”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陈默问道:“如果我提出让他们认可墨家,他们难道就会真的认可墨家吗?”
这当然不可能。
陈默继续道:‘他们当然不会因为我让他们认可墨家,就会认可墨家,但如果他们认为我刚刚所讲述的治国策略有道理或者不是没有道理,那么或多或少会因为我的话而去做那些事,而君王后也已被我所说的那些话打动,自然而然会设立一些官职,让这些有资格胜任之人去做哪些事。’
张松点了点头,忽然想到了一件事,道:“难道十多天前,先生早就想到今日的事,故而写信给巨子,让墨家弟子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