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变法运动的基础
大堂。
陈默、张开地对坐而谈。
陈默道:“张相国如何看待秦国?”
张开地本认为陈默会立刻谈论墨家的主张,想不到竟话锋一转谈论到了天下最强大的国家秦国,心中不免惊讶,不过也清楚陈默必定是为谈论墨家的主张做铺垫,微笑着给陈默斟了一杯酒,道:“陈默先生对秦国如何看法?”
张开地毕竟是老狐狸,并不轻易对他国发表见解。
一番交谈下来,陈默也了解到了张开地的性情,不以为意,淡淡道:“当今天下第一强国非秦国莫属,秦国的强大并非突如其来,如果要追根溯源,应该要从一百多年前开始。”
张开地一双老眼射出精芒,闪过一抹激动之色,他曾打听到陈默与人的不少言论,知晓陈默见解精辟独到,见陈默一副畅谈天下大事的架势,自然欣喜若狂,一副聆听状,他起身又为陈默将酒水斟满,以表示尊敬。
事实上张开地对陈默的态度从一开始就可见一斑。
昨日知晓陈默要拜访,他连忙去买了墨家弟子习以为常的桌椅板凳放在大堂,陈默一入内,便为陈默移动椅子,请陈默桌下,又准备了丰盛的菜肴,与陈默一边吃菜喝酒,一边交谈。如今更为陈默亲自斟酒,作为韩国相国,张开地能做到这一步,实在极不容易。
陈默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继续说道:“一百多年前,秦献公执掌秦国,便已在秦国进行各种政治改革,将秦国都城从秦国西部的雍城迁移到东部的栎阳,此举虽然看似随意,实则高远,雍城是奴隶主的聚集之地,都城若是在雍城,那么秦献公的种种举措都将受到奴隶主的限制束缚,如此一来便无大开阔斧的改革!另一方面雍城位于秦国以西,栎阳则位居秦国以东,他的此举也便是向秦国国人要夺回河西之地重整秦国国威的决心,这一手笔使得秦献公能开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实在是绝妙之笔。”
陈默叹了口气,一方面是感慨秦国的崛起,另一方面则是对荀子等人的感激。要知道若非荀子等人和他谈论天下大势,他对天下局势绝不会如此了解。
张开地听陈默一开口,觉得陈默非常有水平,绝非一般有才学之人,他也知道君王后称陈默为无双国士,先前他对此并不以为然,毕竟古往今来又有几个无双国士,如今陈默这一番话虽然不足以令他认为陈默是无双国士,但也觉得陈默颇有成为无双国士的潜力。
由于韩国和秦国毗邻的关系,且与秦国战争无数,韩国地域面积变小,和秦国息息相关。张开地对秦国颇有研究,陈默这一番话完全说到他心里去了。
张开地感慨道:‘秦献公实乃非凡之人,他成为秦国之主,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埋头改革足有十九年,使得弱小的秦国变得强大起来,国内的经济、政治、军师等各方力量都有了显着的提升,如此才开始对外发动战争,仅这一点来说,便是古往今来的国君很少有人能比得上的。’
陈默觉得张开地颇有眼力,笑道:“世人只知道秦国是秦孝公运用商鞅开启变法之后快速强大,却不知秦孝公变法之前,秦献公已为秦孝公打下了非常深厚的根基!秦献公初掌大权之事,秦国局势十分混乱,而且秦国基本上由根深蒂固的奴隶主所掌握,秦献公将秦国国都迁移到了栎阳城,如此也拜托了秦国西部的奴隶主束缚,然后开启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最终扶持起了一大批掌握土地的地主,而西部的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也变得愈来愈激烈,最终不少奴隶主也开始转为地主经营自己的土地,换而言之正因为秦献公的出现,使得秦国掌握权力的阶层发生变化,这使得秦国开始有了质的变化,正因如此,秦孝公运用商鞅在秦国大规模变法,才没有遇上很大的阻力,毕竟权力阶层是新兴的地主阶级,而商鞅变法对他们的利益虽然有所触动,却并非没有好处。在秦献公时期,秦国更是废除了持续三百多年的活人殉葬制度,他可以说是一代雄主。”
其实在此之前,陈默对秦献公并不算了解,若非与荀子交谈,也想不到秦孝公之前的秦献公就如此厉害。他一直被前世电视剧中大秦帝国之裂变所影响,以为秦献公只是个穷兵黩武之辈,认为秦孝公在位所面对的事一堆烂摊子,可听闻荀子一番言论,这才发现秦孝公乃不折不扣继承秦国富二代。
秦献公执掌秦国第十九年发动对外战争,到死去之后的五年内,对外的大型战争,竟从未失败过,而且河西之地正是秦献公在位的第二十一年,击败魏国,然后收复回来的,根本没有大秦帝国之裂变中的那种情况发生。
陈默也是在荀子哪里才了解到了这段历史。
事实上这本来就是历史中真正发生的事,只是陈默前世看多了影视剧,对历史没有太深入了解的原因。毕竟影视剧因为要戏剧冲突的原因,所以才出现了诸多改编。
张开地抚摸着胡须,与陈默英雄所见略同,道:“秦国事实上确实是秦献公时期才开始崛起的,换而言之,如果没有秦献公定下来的根基,秦孝公纵然重用商鞅,想要变法也困难重重,而且还需要面对对外压力,可以说秦献公为秦孝公扫平了几乎内外的大部分障碍,他实在是非凡人物。”
陈默对此也表示赞同:‘从零到一,这才是最困难的,秦献公却为秦孝公搬到了从零到一,而秦孝公也没有辜负秦献公的期许,如果说秦献公是使得秦国从零到一,开始走向强大,那么秦孝公则是将一变为一千,使得秦国快速强大起来。’
张开地也同意。
陈默微笑道:“秦孝公时期,他将都城从栎阳城前移到了如今的咸阳,这个迁都不但令他更能大张阔斧的鞭法,而且还加强对秦国的控制,他重用商鞅对内变法,而对外则与楚和亲,与韩订约,与齐、赵攻魏,将秦国的国土扩展道洛水以东,可以说在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力飞速的提升,已快赶上了魏赵等国,不得不说他也的确算是一代雄主。”
张开地也认可。
陈默继续道:“秦孝公之后便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虽然处死了商鞅,但仍有重用商鞅之法,所以秦国的国力还是稳步提升,除此之外秦国在秦惠文王的时候开始了对外战争,秦惠文王重用张仪、陈轸等人,以东出函谷关争夺天下为目标,而秦国最大的对手魏国这段时间表现的相当无论,所以秦国国土进一步扩大,此时的秦国几乎算得上天下第一强国了。”
张开地听到这里,有些感慨,眼中闪过一抹仇恨。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韩国因申不害的变法也已变得强大起来,开始吞并周边的国家,而郑国便是在这这一时期吞并的。魏国察觉到了韩国的强大,昔日的盟友就变成了敌对势力,战斗一触即发!
如果说韩国最痛恨之人是谁,那么一定是陈轸。
秦惠文王察觉到了韩国、魏国的争斗,决定出兵帮助韩国削弱魏国,可陈轸站了出来,说了一个坐山观虎斗的道理,最终秦惠文王两不相帮,韩国、魏国争斗,最终两败俱伤,而秦国坐收渔人之利。
韩国很难得的崛起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自此以后韩国便走了下坡路。
陈默道:“秦惠文王时,他重用张仪,定下了连横破合纵的国策,这也使得秦国对外近乎于无往不利!除此之外,秦国这段时间有确立了斩首换取军功的恐怖作战方式,可以说秦惠文王使得六国对秦国开始有所畏惧。”
张开地也不得不赞同这一点。
“秦惠文王之后的秦武王不过执政三年,却也并非昏聩之主,他对外战争也为秦国扩张了不少土地。”陈默又道:“秦国确立天下第一强国地位还在于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前期宣太后执掌政权,魏冉为宰相,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又吞并了强大的义渠,使得秦国进一步强大,后来秦昭襄王执掌政权,运用白起、司马错等人不断发动对外战争,使得秦国的领土进一步扩大,伊阙之战、长平之战都是在这段时间发生的。”
张开地叹了口气,秦昭襄王在位的五十六年,实在是韩赵魏齐楚燕非常难熬的五十六年,秦昭襄王前期有宣太后,后期又有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在位的这段时间,可以秦国给予天下压力最庞大的一段时间,特别是毗邻秦国的韩赵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