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五万个副脑,恒基生物的“人工智能”
陆恒正在升级生物芯片。
以前生物芯片,只容纳一个理智思维,和现实芯片原理完全不一样。
人脑根据科学家研究,出生时脑细胞最多,有可能达到千亿。
成年后脑细胞反而在逐步减少,一般成年人拥有140到160亿脑细胞。
包含了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等等。
陆恒研究了一下容纳自己理智思维,也就是能做出成年人理智判断的细胞使用量。
最后发现,只使用了二十万个脑细胞,就组成了理智思维所需要的神经元环境。
和芯片内晶体管多少决定算力不同,脑细胞多不一定计算能力强。
大象的神经元数量,超过人类三倍,但大象并没有比人类聪明。
还要看神经元结构功能,是不是大脑皮层上的脑细胞等等。
根据陆恒计算,自己体内大概拥有150亿脑细胞,其中五十亿脑细胞是主思维所在的区域,最好不要修改,贸然修改可能导致陆恒出现记忆混乱,身体控制降低等等问题。
所以还有一百亿脑细胞可以升级改造成生物芯片。
陆恒决定对脑细胞进行大规模升级,20万脑细胞组成理智思维,一百亿脑细胞,最终可以形成5万个理智思维。
同时对这五万个生物芯片重新设计出最合理的形态,陆恒为了更加合理,还动用了一些经验值。
利用系统对脑细胞整体升级。
最终五万个理智思维形成了一套相互可以配合的生物芯片联合体。
原本人类一心多用的情况很困难,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左手画圆右手画正方形,或者左手画一个人像,右手画另一个人像。
现在陆恒如果有五万只手,可以做到同时画五万种不同图形。
也能同时学习五万种不同知识。
现实电脑里,多核的CPU,可以处理不同的数据,陆恒拥有五万个理智思维,等于自己的大脑从一核,变成了五万核。
人类只有一双眼睛一双手,想要让五万核同时处理问题,还必须解决数据传输问题。
在苏州时,陆恒使用白碎,作为理智思维的眼睛和双手。
这只是最粗浅的运用,没有摆脱肉眼凡胎接收电子数据。
陆恒现在必须要想办法将电脑数据,传输到大脑,并且能读取数据。
原来陆恒有过一些设想,比如通过体外器官,先用信息素器官接收无线电波,转化出不同信息素,让嗅觉接收。
后来契约电鳗后,又想通过深入研究电鳗的水下电波雷达释放接收机制。
研究出一种无线电接收器官。
现在陆恒有了更好的想法。
在读取其他人记忆数据时,陆恒意识到灵魂纳米虫的巨大潜力,既然能读取人脑神经元连接的数据。
那进入人类制造的芯片当中,读取芯片数据肯定也没问题。
神经元连接和晶体管逻辑门闭合有相似的地方。
灵魂纳米虫也许比电子还要小,单个灵魂纳米虫不会影响芯片工作,但却可以读取电子移动信息。
想要实现这种功能,陆恒发现还是很困难,因为他很缺灵魂纳米虫。
如果监控芯片的每个晶体管,一些芯片多达百亿晶体管,根本做不到监控。
陆恒手里只有最近热度提高获得的几十万经验值,也就最多能制造几十万灵魂纳米虫。
没办法做到芯片监控。
很快陆恒又找到解决办法,没办法监控芯片晶体管,陆恒可以监控数据线的电路数据。
数据线传输原理是通过电信号来传输实现的,而电信号是通过电流变化传输。
电流改变方向时,就会产生一个电信号。
这个信号可以被接收器识别并转化为数字信号。
当然这里面还涉及很复杂的编码解码,但对于拥有五万理智思维的陆恒来说,学习起来并不复杂。
陆恒先疯狂翻阅相关书籍,还让白碎在网络上查看数据传输编码解码原理。
相当于陆恒的身体,目前除了双眼这个输入端以外,还有白碎这个数据输入端。
如果控制更多动物,再让灵魂纳米虫传输这些动物的视觉信息,陆恒还能增加更多输入端口。
陆恒已经想到了解码数据信号,自然没必要再添加无数输入端口,至少目前没必要。
将来倒是可以让灵魂纳米虫进入微小的生物体内,让这些微小生物遍布陆恒周围。
这样的话,陆恒相当于拥有无数双眼睛。
可以360度监控周围发生的一切。
输入数据时,完全不用考虑理解学习的问题。
所有数据一股脑地记录在五万生物芯片任意其中之一当中。
随后五万理智思维,开始相互协作,研究这些技术资料,将原理弄明白。
还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设计出全新的解决方案。
陆恒的主思维不需要思考,一切都让五万个“副脑”思考好了。
几个小时后,就得到一套方案。
这套方案将依靠灵魂纳米虫,进入USB接口,随后读取电信号变化。
解码将放在陆恒的脑海里。
其中一个理智思维,也就是使用一枚生物芯片,修改它的功能,不再是理智思维,而是成为纯粹的电信号解码器。
生物解码器内,没有电脑里的这种操作系统。
但它可以接收灵魂纳米虫传回的电信号变化,根据这些变化,在陆恒的脑海里用想象力的形式,复现出操作系统显示器传输数据后的画面。
当然这仅限于想象出已经解码后的数据。
如果是没解码的数据,最终就是一串乱码电信号,根本不知道这些数据是什么意思。
陆恒最核心的需求,就是将癌症患者申请表,不需要使用眼睛观看,就将数据传输到五万个生物芯片当中进行数据处理。
经过无数理智思维的智慧碰撞,最终陆恒重新编写了一套解码器和软件。
这个软件,将可以把电脑数据,转化成图片然后通过电信号传输。
在陆恒大脑里,有一个理智思维专门处理这些图片电信号,转化成想象力,将画面重现在陆恒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