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蘑菇弹级别战略武器,神秘势力分析癌症药物
武市P4实验室内,一群研究员穿着全身防护服,等候在一边。
陆恒正在做准备工作,给袁博士展示新技术。
在他身前的大型培养皿内,是一颗被特殊材料包裹的肉球。
袁博士震惊地看着这一幕,他在之前,并不知道恒基生物还研发了特殊生物。
“这是什么?”袁博士通过无线耳机询问道。
“第二代基因编辑技术,我们已经实现基因编辑自动化了。”陆恒解释道。
无数科研人员啧啧称奇,这个项目恒基生物还没有公开过。
没想到第一代基因编辑技术出来没到一年,恒基生物已经将技术升级。
袁志远很清楚更厉害的基因编辑技术对生物领域的意义,难怪恒基生物现在能研发生物机器人!
应该就是因为全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改变。
这个肉球,到底是什么原理?
袁志远仔细打量,想要找出记忆中对应的某种生物,或者某种生物器官。
最后他失败了,因为眼前的肉球和任何生物以及生物器官都对不上。
他连忙询问这个肉球都有什么功能,可不可以讲讲大概原理。
陆恒选择将肉球带到武城实验室,便是准备公开这项技术,将来还要出售给其他实验室。
第二代基因编辑技术诞生,可并不会影响第一代基因编辑技术L聚合酶的出售。
陆恒介绍道:“这颗肉球,也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细胞得到的,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替代人类完成基因编辑,原本我们在电脑上设计出基因序列,必须手动利用L聚合酶编辑生物基因,还要设计制作引物。”
“现在一切都自动化了!”
“我们已经解决数据传输问题,肉球上面有带有生物电的触角,可以连接到电脑USB接口上,将设计好的基因输入肉球,让它自动工作。”
“修改基因时依旧需要L聚合酶,同时还需要大量基因片段和营养液,它的内部还包含大量微观机器人...。”
前几天知道要前往武市的P4实验室,还要应对国外考察团考察,陆恒就重新优化“肉球”。
让它表面上看起来更加合理。
原本不需要数据线,也可以传输数据,现在特地将开发出的灵魂纳米虫USB数据传输,融合在肉球触须里。
肉球内部也经过陆恒人为调整,有一整套运行方式。
本身就是陆恒的细胞改造,在其他科学家看来,估计更像是一种人造器官,但比人造器官的技术领先太多了。
它有造血供血系统,类似心脏的器官,大量血管、还可以进食消化获得能量。
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在中心区域,也是基因编辑改造区域。
通过吸管,将L聚合酶,需要改造的细胞,都吸收进入核心改造区,随后等待不久,就能将改造后的种子或者生物细胞送出来。
整个肉球,其实都是糊弄人的玩意儿。
真正出力的就是灵魂纳米虫。
但别人不知道,恐怕还以为这个肉球核心有多先进的生物系统,或者有特殊细菌存在。
陆恒还要对肉球进行升级,至少要升级到将来出售肉球,别人切开肉球研究,也能找到一些合理理论支撑。
比如在肉球内有多个舱室,就和人类肠道里有数之不尽的微生物一般。
到时候科学家估计就以为肉球其实是个大号肠道器官,将种子和L聚合酶吸收进来,然后不知道陆恒用了什么办法,让不少微生物变成机械手臂,对生物基因进行手术一样的操作。
反正有基因锁存在,他们不可能研究清楚肉球的具体怎么制作。
灵魂纳米虫改造生物时,看起来是从内部突然基因异变。
用任何观察手段都没有作用。
就更容易让人误会是微生物充当机械手臂,对生物基因进行编辑了。
本来陆恒现在就宣布生物机器人制造成功。
将来“肉球”发布,更加会让人以为,就连基因编辑,其实都是微观生物机器人在起作用。
袁博士此时的心态已经不能用震撼来形容了,简直就像是看见神仙一般。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在有生之年里,见证夏国生物科技诞生生物机器人。
以往都在报道电子芯片类型的机器人,就连春晚节目上,也出现过机器人跳舞的节目。
还有就是各种无人机组合形成文字图案,其实也算是一种机器人运用。
在袁博士心里,以后最多是出现类人型机器人,可以替代很多机械重复的工作岗位,或者异形态机器人。
因为自己的级别比较高,又负责核心实验室。
袁博士能接触很多保密项目,他就知道j方其实也有机器人小狗,机器人蜘蛛、甚至还有更小的机器人飞鸟苍蝇等项目。
却是没想到,现在机器人已经微小到肉眼看不见。
控制比细胞还要小的微生物!
也不需要展示噬菌体机器人了,袁志远听完这个肉球的工作模式,就敢肯定恒基生物一定掌握了微型生物机器人改造技术。
否则无法解释怎么自动化控制肉球改造生物基因编辑。
他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比如怎么把电子数据,也就是设计好的基因序列,输入到微观机器人体内,让这些微观机器人又去进行基因编辑。
这应该是恒基生物目前最大的技术机密,袁志远也不方便询问。
袁志远开口道:“陆总,您演示一次用肉球进行基因编辑吧,只要您能实现用这个肉球基因编辑,相信全世界都不会有人怀疑您是否掌握微观生物机器人技术。”
“外国友人过来考察最大的问题,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如何证明您改造的微观机器人,不会伤害到人类...。”
陆恒摇摇头苦笑道:“其实这项技术诞生以后,根本不会有国家或者势力相信,我们会不往战争武器方向开发的。”
“毕竟我们既然能设计出基因编辑、治疗癌症的微观生物机器人,一定也可以设计出专门攻击杀伤人类的微观生物机器人。”
袁志远刚才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毕竟P4实验室为什么要建设,就是因为要预防和研究应对这种微生物攻击手段。
或者说病毒预防。
“这倒是不用想太多,我们就咬死了技术没有错,现在不是用在了治疗疾病,基因编辑上了吗,尤其是基因编辑上省太多力了。”
“至于别人要如何想,怎么应对,这项技术诞生以后,我们已经用不着看别人脸色。”
说着说着袁志远露出豪爽的笑容,自豪地说道:“这可是不亚于当年蘑菇弹诞生的好东西啊!以后谁还敢惹我们?不怕突然出现微观生物机器人炸弹吗?”
陆恒先前其实没有想那么多,准备公开基因编辑第二代技术,也是解释为什么能制造微观生物机器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