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神奇算法,和化为合作
无数代码出现在陆恒的大脑当中,这些代码生成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人类程序员敲击的速度。
念头一转,就是数行代码。
完成底层算法结构程序逻辑后,只剩下将陆恒大脑的神经元连接,按照特定的方式变成代码相互组合。
目前这些代码还没有经过验证陆恒不知道能否在电脑当中运行。
大概率是没问题的,陆恒验证了几个神经元并联的程序。
就算是几个神经元所组成的代码,也拥有惊人的效果,那便是可以用特殊的压缩方式,将大量信息储存。
在信息软件领域,压缩算法和软件运用非常广泛。
目前有很多种压缩算法,其中甚至有无穷压缩的算法,当然这种无穷压缩意义不大,因为这个算法表面上只有28KB,但却是通过无限嵌套,可以打印自身代码。
另外在压缩领域,还有一个特殊文件,只有42KB,解压后可以变成4.5PB。
不是GB不是TB,而是PB。
这个压缩文件中包含16个压缩文件,每个压缩文件又包含16个压缩文件,每个压缩文件又包含16个压缩文件,每个压缩文件又包含16个压缩文件,每个压缩文件又包含16个压缩文件,每个文件大小为 4.3GB。
最终就是.8GB,提取出来后以16进制查看,会发现里面其实是0XAAAA...。
陆恒研究软件技术,了解过所有压缩算法,包括42KB解压变成4.5PB的文件,甚至文件下载地址,陆恒都还记得,是
这种几十KB储存几百万GB的东西,对陆恒来说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应用意义不大。
储存的信息如果不是随机信息,就算储存得再多,也都是毫无用处,占用储存的垃圾数据。
根据无数算法,参考真正的神经元,陆恒还是找到了一种全新算法。
通过这个算法可以将所有信息,都转化成一种公式的随机数。
就像是计算素数的公式,A=(n-1)*(||B2-1|-(B2-1)|)/2+2,其中B=m(n+1)-(n!+1)中,m,n以自然数代入,所得的结果一定是素数。
这个公式就能找到无数素数,而这些素数也是有价值的。
假如视频内容的像素,在计算机底层表达当中,是以01代表的数字来表示,这种数字,将是无数个00001111的杂乱组合。
越复杂的图像转化成数据后,最底层的像素表达越复杂。
00111的数字也更多更杂乱。
但通过一种算法,将00随机01组合数字,切分成不同01组合,而这种组合又可以通过类似A=(n-1)*(||B2-1|-(B2-1)|)/2+2来表达后。
那么最底层的01数字,就变成不同公式,和对应的N和B对应数字。
先通过一种算法,得到了N和B以及公式。
随后得到的数字已经变成了随机数字,假如这种随机数字,再用素数公式类似的表达方式表达,就能再次完成一次压缩。
电脑程序仿生神经元,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掌握了如何接收图像和声音以及味觉触觉等等信息。
人脑在处理接触的所有信息时,可以将数据记录得很详细,也可以很忽略。
具体处理信息结果差异,也体现在人的智商、音感等等天赋上。
比如有的人拥有绝对音感,这说明他的神经元在处理声音信息时,更加准确精准。
神经元是将复杂的信息,简单化了,同时还能快速地将信息提取,提炼出精华,聪明的人能提取更多信息,也就是类似绝对音感的人,五音不全的人无法提取更多信息。
人类天赋上的差异,在陆恒这里却不存在。
因为他已经通过基因优化,将自己的天赋强化到很高的程度。
所以他也拥有绝对音感,那么在处理声音信息时,就拥有独特的“储存”和“解压”方式,这其实也是一种算法,神经元也使用的生物电逻辑门,可以将算法运用在电脑程序里。
直白点说,就是现实世界的解压软件,不管是ZIP还是BZIP2或者LZMA等等解压软件,压缩MP3s、AVI、MPEG文件,最大压缩率,差不多都是100倍左右。
而到了陆恒这里,压缩率,已经达到了1万倍以上!
几十KB,在储存信息的表层,其实是一系列嵌套公式,将无数01浓缩。
一部蓝光高清电影差不多达到25到50GB,拿50GB对比。
那将压缩后的文件大小只有5.2MB。
最夸张的还是解压速度,可以做到秒解,而别的算法解压速度每秒钟只有几百MB,解压50GB需要花很长时间。
本来陆恒是研究生物芯片电子化,结果没想到有了意外惊喜,可以开发出很多软件副产品,和世界领先的信息技术。
将压缩算法,用在其他领域。
靠着秒解能力,可以让直播的高清视频,更加清晰,而且还不浪费流量!
另外上网速度也能加快。
特别是播放视频,大部分网友都有过网上浏览视频的经历。
播放超高清时可能因为网络速度原因,产生卡顿现象,网络的限制导致接收数据受到限制,当视频用高清、标清播放时,又能够流畅播放了,但视频质量也受到影响。
这里就涉及一条信息相关的理论。
也就是信道的极限,香农极限(或称香农容量)。
指的是在会随机发生误码的信道上进行无差错传输的最大传输速率。
它的存在是香农定理在带宽有限的信道上的一个结论。
普通人可能不理解,从2G时代走到5G时代的人就体会比较深了,网速的提高就是不停地突破最大速率限制。
化为公司的5G使用了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就是2007年,土耳其教授E. Arikan提出了Polar码,它被称为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类能够达到香农限的编码方法。
所以才有了化为的5G领先全球,可惜因为各方面原因,化为也没能在自己手机上使用5G芯片。
陆恒的全新压缩和秒解算法,却是用另一种方式,突破了香农极限。
香农极限传输效率是有上限的,但将数据压缩后,再传输压缩后的数据,将相当于打破了极限。
以后的6G,7G就是通过数据压缩的方式,提高网速。
陆恒甚至可以成立通信公司去推广全新的数据传输标准,当然还有更好的解决方式,那就是不改变硬件设备的情况下,靠软件来实现。
将这种算法内嵌到操作系统当中,就能在相同的系统当中传输数据时,使用5MB传输50GB数据。
5G的最高速率为每秒10GB,那使用陆恒的新算法后,最高速率就变成了GB每秒。
想要做到这一步,还需要让所有视频软件、网站全都内嵌陆恒的新算法,在传输数据给用户时,发送算法压缩后的公式,然后用户再通过自己电脑硬件解码播放。
让全网所有产生数据的公司,都内嵌陆恒的算法显然不太可能。
那还有一种新方式,那就是陆恒打造一个云服务器中心,拥有非常高的网速和响应速度,可以让所有用户,连接云服务器中心,去连接网站。
随后网站的数据被云服务器中心高网速下载,转码后再把数据发送给用户。
这样就能实现高速上网了。
实现这个的难度,比实现全网所有公司采用陆恒的算法要小不少。
国内有希望实现,国外就比较困难了,别人说不定还会考虑数据安全什么的问题。
陆恒的副脑在主思维的命令下继续复制理智思维神经元代码。
主思维却是在考虑,要怎么利用无意中开发出的压缩算法技术。
这项技术毫无疑问拥有巨大的价值,甚至可以说能颠覆掉现有软件信息网络格局通信产业。
陆恒决定找个懂行的人聊一聊,自己虽然电脑技术已经超凡入圣,但在应用这块,因为不是相关产业人员,专业又是生物领域,可能考虑没有信息领域的人周全。
副脑正在工作,主思维却是可以随意打电话和人聊天。
陆恒从手机里翻出前段时间有过接触的化为任总,其实也可以找字节跳动的张总或者腾达的马总,度娘的李总也行,都是专业人士,不过陆恒考虑到可以和化为在通信领域合作。
目前陆恒的通讯录里,用数百米百亿身家的大老板,几乎将夏国大老板一网打尽。
都是上次基因编辑协会成立,无数大老板加入协会,和这些人建立的联系。
大部分老板们陆恒都没有过接触,只是留了联系方式,从来没通话。
化为的任总倒是在上次陆恒租赁对方服务器时,亲自打来电话和陆恒闲聊,加深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