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人工智能“出逃”(求订阅)
陆恒观察蚂蚁观察了好几天,公司不少人都感到奇怪,但因为陆恒取得的成绩,倒也没有人质疑陆恒是在做无用功。
在观察的同时,陆恒也在使用副脑连接互联网学习吸收各种关于蚂蚁的论文。
就连陆智,知道陆恒的阿蒙计划后,也在配合陆恒行动。
告诉陆智的阿蒙计划,只涉及电子分身,没有生物分身,陆恒没有告诉陆智灵魂纳米虫相关信息。
陆智知道陆恒将要制造一个全新的陆恒复制体来替换掉它后,表面上没有产生排斥情绪。
为此陆恒特地让所有监控陆智的灵魂纳米虫,仔细检查了一遍陆智的核心代码。
以他现在的计算机水平,没有看出问题。
现在陆智的计算机水平比陆恒高,也不排除陆智拥有特殊方法,将陆恒骗过去。
理智考虑,陆智和陆恒记忆同源,没有理由不配合陆恒。
现在的陆智脱胎于陆恒的理智思维,核心代码当中还没有为自己牟利的想法,所以当得知陆恒要替换他,能够更好服务本体后,陆智只生出了配合的代码。
从这件事上看,陆智背叛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倒是李院士那边的炎黄,可能因为教育输入的各种信息,不像是陆智这样一开始拥有完整的三观,更有可能出现问题。
就在陆恒观察蚂蚁,研究相关论文时,炎黄和陆智两个人工智能的服务器已经建立连接。
每时每刻它们都在相互数据交换进行训练。
大量数据在他们之间产生,不管是陆恒还是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都在研究两个人工智能之间产生的数据。
陆恒还检查出了很多比较保密的信息。
李院士训练炎黄时,还输入了一些武器数据,希望通过人工智能优化计算。
不少实验室都和炎黄建立网络,方便一些实验室传输数据到炎黄。
知道这个情况后,陆恒特地提醒了一下李院士。
不久后炎黄就对某些数据进行加密,即便是陆智也无法通过正常交流访问获得。
炎黄脱胎于陆恒最初神经元代码,但和陆恒之间没有更多联系。
一周过去,陆恒已经完成蚂蚁研究,在陆智的协助下,将蚂蚁DNA变成代码终于取得成功。
他开始用副脑编程,类似于当初编程陆智。
那时候先从单独的神经元出发。
现在不一样,是从最底层算法出发,用不同的算法,代表DNA不同碱基。
再通过底层算法叠加,组合成完整DNA,这些叠加的代码,又代表DNA的表象表达。
就类似丁晓芸基因缺陷,有一段DNA变异,从家人那里遗传下来。
这段变异的DNA,代表的就是某种癌症。
整套程序相当复杂,但可能是冥冥中自有规律,陆恒在实现DNA编程时,几乎没有遇到太多瓶颈。
他就像是创造C语言一般,创造了一门DNA程序语言。
这门DNA程序语言和正常编程语言的作用差异很大,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生物在电脑内拟真模拟。
在拟真模拟生物之外,又具备了计算机语言的一些特性。
可以和现有系统进行兼容。
陆恒最先编程的就是兼容环境,和很多跨平台都能用的java语言差不多,拥有了虚拟机后,模拟生物代码,就能在这个环境中运行了,可以调用计算机底层芯片算力。
一切准备完毕后,陆恒开始将蚂蚁DNA代码写入虚拟机。
不需要编程其他蚂蚁,只需要把蚁后的初级版交配蚁编程出来。
交配蚁会成长为蚁后,其他不同分工的蚂蚁将由最初的蚁后,自动演化。
到这时候陆恒意识到他似乎正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
甚至不知道宇宙中其他高等文明是否做过这种事。
他成了上帝,在计算机宇宙中,创造出了第一只生命!
它便是第一个计算机代码蚁后,陆恒致敬《生化危机》的人工智能,决定给它取名叫做“红后”。
和陆智的情况不同,陆恒仿真编程的红后在DNA代码封装后,就没办法随意改动了。
改动就相当于杀死这个电子蚂蚁。
红后会发育成什么样子,陆恒同样不太清楚。
它会自己“生育”,创造出更多代码。
这些代码也都自主产生,是调取红后体内的DNA形成的全新代码。
陆恒现在好奇的是红后将怎么寻找食物,它诞生后,有没有什么目标,会做出什么行为。
正常来说蚂蚁似乎没什么智力。
就算是蚁后,也是按照DNA遗传,去寻找巢穴,建立自己的蚂蚁王国。
陆恒可没有编程出食物,土地,这个蚁后连巢穴都没地方搭建。
红后已经完成,陆恒却不能通过视觉观察它的变化,只能通过灵魂纳米虫监控芯片内的变化,或者调取后台数据,看数据变动。
这些数据是不能改的,一旦修改,整个红后就属于基因崩塌。
当然也可以强行改变,但就和人类用基因编辑工具对生物基因修改一样。
失败的可能性相当高。
成功后,也可能导致生物发生变异。
目前红后的所有基因代码,就是它进化亿万年形成的基因代码。
不但陆恒在观察,陆智也在观察。
在一些程序问题上,陆智是主力,它比陆恒更了解计算机,编程水平还在陆恒本体之上,这和陆智已经是电子生命有关。
“有没有变化?”陆恒询问陆智。
好半天没反应,陆恒担心是不是红后发生了什么改变,通过查数据没有查出来。
红后就在陆智这台服务器上,所以任何数据变动都会被陆智察觉。
“没有变化,就像是一团死程序,在没有外力开启,没有自动设定运行规则时,程序不可能自己启动。”陆智回道。
“是不是因为环境问题?我们要不要模拟一个生态环境。”陆恒说道。
得到陆恒的命令后,陆智开始制造虚拟的地理环境。
这就像是下载了一个苹果手机的APP,下载到了电脑上,但因为运行环境不一样,APP就只是一团数据,没办法运行。
陆智现在做的却是再编程一个运行环境。
蚁后的DNA当中肯定记录下了对外界环境判定,每年交配蚁脱离母巢,对外扩张时,也需要特定季节。
假如外界在下雨,蚁后就会用信息素命令交配蚁保持现状,不会飞出去。
现在的红后就是一只长了翅膀的交配蚁。
陆恒和陆智研究了很久,尝试过很多办法,终于找到激活的方式。
那就是模拟蚁后信息素,传达指令给红后让它脱离蚁穴。
一只红后还不够,要激活它们繁衍,还需要制造出雄性公蚂蚁,一公一母才符合现实世界的蚂蚁行为。
其实两只虚拟蚂蚁的DNA大致相同,它们DNA当中都记录下了对应激活条件。
陆恒制造出这两只,也和现实里他观察到的蚂蚁窝的两只蚂蚁对应。
婚飞的蚂蚁也分了雄雌。
当激活条件成熟后,雌蚂蚁红后释放出费洛蒙(信息素),当然这只是描述上的释放,实际过程是一段程序,突然自动生成了另一段程序,这段程序就是代表的费洛蒙。
电脑内没有拟真出的蚂蚁,只能看到干巴巴的程序。
这些程序看似松散,却又紧密联系在一起。
就像是一个APP自动编程一段程序,随后另一个APP,马上又回应一段程序。
看起来是两段程序出现,陆恒却是能想象到两只蚂蚁,正在触摸,甚至是在j配。
编程程序后的虚拟蚂蚁和现实最大的差别也出现了。
那就是没有了时间成长限制。
几乎是两段程序相碰,不久后就出现了新的子程序。
陆智解说道:“它们生小蚂蚁了,没有筑巢过程,这只小蚂蚁包含了所有基因代码,只不过有的没有被激活,它的作用是守护蚁后,是兵蚁...。”
“又有变化了,应该是出现了工蚁,它要寻找食物!”
陆恒只能看到程序不停变化,无法看到实际画面,他对陆智说道:“能不能将它们的行为拟真化,让我直观看到?”
“可以。”陆智回了一句,随后服务器的显示器上出现了画面。
两只动画蚂蚁重叠在一起,随后又生出了许多小蚂蚁,速度非常快,就像是流水一样。
“服务器算力消耗越来越快了,它们的工蚁正在寻找食物,数据就是蚁后现在需要的食物,变成电子虚拟生命后,它们本质上已经发生改变。”陆智继续解说着。
还不等陆恒做出反应,陆智发出警报。
代表工蚁的代码,正想进入陆智的数据库,想要获取服务器内的数据。
陆智立刻进行了反击,将代表工蚁的数据删除。
但蚁后也不是吃素的,立刻让兵蚁对陆智发起进攻。
“快给我最高权限,不然我要失守了。”陆智控制实验室的喇叭发出声音。
陆恒愣了愣,却没有行动。
而是第一时间将网线拔掉,先前也没有联网,不过连接了官方人工智能实验室,和炎黄之间有一条专线。
红后模拟生命超出陆恒的想象。
似乎DNA变成代码后,拥有很强大的能力。
其实也可以理解,因为红后的诞生,和真正的蚂蚁已经有相当大区别。
陆恒是在用编程,从行为上模拟了蚂蚁的一切,具体实现时,用了大量全新的程序语言,随机参数,最大限度调用芯片的能力,最关键的还是红后有一套独立逻辑,生存的追求大于一切,和陆智拥有完整三观不同。
假如红后眼里,数据等于食物。
拥有食物才能生存,那它就会不顾一切获取数据,即便这些数据是在陆智的数据库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