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强大了。
“斯祥啊,你这么回答让咱有一点小小的失望了。”
“针对这件事,让咱想起个笑话,说是:一位地主每天都给门口乞丐钱,后来呢,地主成家了,给的少了。
乞丐追问为什么。
他答:“成家了,有孩子要养。”
乞丐怒斥:“你居然敢用我的钱来养你的家人!”
这说明什么。
咱们对你们太好了啊。
龙吟响彻广场,伴随着哗啦啦作响的旗帜。
现场顿时跪了一片。
“陛下息怒。”
胡惟庸看着周围都跪了,他也只好不情愿的跪了下来。
朱元璋随后说道:“针对占城国使臣进贡之事,由御史台,刑部严查。”
“务必尽早给朕一个答复,不得有误。”
御史台和刑部?
为什么没有大理寺,难道不是三司会审吗。
只有站在龙座旁边的朱标知道。
朱元璋这是在保大理寺卿吕本,也正是太侧妃吕氏的父亲。
吕本是凤阳寿州人,和朱元璋是老乡,据传为南宋降将吕文焕的后人。
吕文焕我们都熟悉,坚守襄阳,与元军对峙长达六年之久。
后因兵尽粮绝而投降元朝,最后官至江淮行省右丞。
吕家后人借着祖上的恩荫,倒是在元朝一直都有官做,比如吕本就是元帅府都事。
元末天下大乱,南方的各路义军,北方的元朝军阀,大家各自内战,倒也南北分明。
吕本则在这个时候选择加入了朱元璋阵营出任掌文书事务的中书掾史,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的。
建国以后,吕本出任中书省右司郎中,左司郎中,均四月升任刑部侍郎。
期间当了不少官,甚至坐上了吏部尚书这个位置。
最后在大理寺(最高法)坐上了正卿。
朱元璋不让吕本参与其中。
是因为这次会审是个死局,谁卷进来,谁就难逃其咎。
朱标感叹,看来朱元璋对自己还是有感情的。
不舍得动吕本。
“听到没有。”
龙吟如同雷击声在广场炸开。
“臣等遵旨”
这一天京师震动,无数官员每天泪流满面。
他们能感觉出来,皇上这是要大开杀戒了。
从这天开始,宫里再也没有了动静。
官员每天上班,全家要给他举办葬礼,哭爹喊娘的,似乎这一刻就要天人永隔了。
等到傍晚妻子孩子守在门口。
看到夫君父亲迈着疲惫的步伐映入眼前时。
一家人又是哭又是笑。
感叹又活了一天,值得庆祝。
酒楼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因为很多官员都把活着的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
索性吃好喝好再走。
胡惟庸也感觉出来了。
皇上之所以当场没有拿下他,应该是怕了他。
或许自己拉的人太多了。
朱重八应该为难,不可能都办了吧。
所以他害怕了。
但是又下不了台,所以要找个替罪羊。
该找谁呢。
陈宁和涂节不行,朱梦炎倒是可以。
但是没有了他,将来自己登基,谁来为自己正名呢。
找谁呢。
对了。
汪广洋那个废物不是也参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