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拿火铳怼你,就算火铳怼不住,那直接上大炮。
上巨网,几百个人同时扑向你。
车轮战也能耗死你。
好,现在中国的不行了,那么国外的可以吗。
比如日本的。
日本忍者无疑是极为拉风的一种:外形神秘、动作酷炫,举手投足间逼格满满,一看就是不好惹角色。
时不时带个面罩,扔个小肥膘。
然而现实却很骨感。
元龟元年(1570年),织田信长征讨六角氏,甲贺忍者为六角氏助战。
结果织田信长军大胜,甲贺忍者战死八百人。
天正七年,织田信长率军一万进攻伊贺,结果被忍者以游击战的方式死死拖住,最后不得不撤军。
表面上看起来是忍者战胜了正规军。
但伊贺忍者用的主要武器是火绳枪,这应该就不能算做武林高手了。
就好比如果小鱼儿与花无缺决斗时持机关枪对射,你还能说两个人是大侠吗?
等到幕府时代的岛原之乱,忍者就更丢人了。
各忍者家族精选的好手,不仅有的连壕沟、城墙都过不去,连侥幸潜入城中得那些。
次日就被人把脑袋从里面扔出来了,连第二天的太阳都没来及看。
除了忍者外,日本另外一种强大的高手就是那些剑豪了。
也就是浪人。
明朝嘉靖年前,倭寇日益猖獗。
大批日本流浪武士来闽浙沿海,四处滋扰沿海地区。
在史籍记载中,这些“真倭”个人武艺极为精湛。
“倭喜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
日本刀类型。
而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
意思是我们的刀不行,这也不过分,因为日本刀确实很难打,费料太多。
缘器利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
(《纪效新书·长刀解》)。官军“引弓射之,贼悉手接其矢”。
《明世宗实录》倭寇“一人挥扇,众皆舞刀而起,向空挥霍,我兵仓皇仰首,则从下砍来”。
双刀上诳而下反掠,故难格。
钯枪不露竿,突忽而掷,故不测。弓长矢巨,近人则发之,故射命中。”《纪效新书》
这些真倭来自武士阶层,以习武为本业,而且经过内战锻炼,个个凶悍异常,极其擅长单打独斗,单兵作战能力极强。
但其因为以往战争规模限制,大兵团作战经验比较少。
明军正好相反,除了洪武朝,刚立国的时候流行“斗将”外。
其他时候都更强调军阵而不是个人武勇。
明朝边防重在西北,南军废弛已久,遇到精锐倭寇自然不是对手。
可是戚继光建立戚家军,创立鸳鸯阵后,却经常以接近零伤亡的代价消灭数千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