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直言不讳。”
李文忠的话说的太多了,太过高调了。
他豢养门客,听门客的话,曾多次上书,反对皇上大开杀戒这些事。
就比如他曾经说过,家故多客,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官过盛,非天子不近刑人之义,以示积忤旨,不免谴责。
皇上开杀戒有他治贪的原因,李文忠上书劝谏也有他的道理,两个人都没错,但老朱却认为这不是一个贵戚应该做的。
这才有了告诫李景隆“尔其鉴前人之失哉”,而不是什么所谓的投降之事。
李文忠这个人错就错在他太狂妄了。
完全看不懂形势。
放着好好的日子他不过,非要没事去挑战皇帝的耐性。
如果他是言官,是御史,是中书省都还好说。
可他偏偏是个武将。
掌管国防兵事,按理好好指挥军队就行了。
皇上杀贪官,关你什么事?
皇上做了不光彩的事情,又关你屁事?
你的任务是打仗,而不是教皇帝怎么做皇帝。
这也是朱元璋越来越讨厌他的原因,而这样的人如果放在中书省宰相的位置。
一定可以让皇上头疼不已。
一边是国防忠臣,跟随自己多年征战的武将,又是自己的大侄子。
如果李文忠坐上了宰相。
呵呵,朱元璋,你也有头疼的时候吧?”
两人相视一笑。
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把某个人扶持当宰相。
而是扼制住朱元璋的皇权膨胀,一个胡惟庸都镇不住了。
更别提后来者了。
所以只有李文忠才能扼制住朱元璋。
也只有他敢直言不讳。
把朱元璋气的摔盆,都不敢动他。
刚好这个愣头青,宁愿相信门客的话,也不愿意相信他朋友的话。
以为自己是对的。
实际上只会让他们叔侄两个越来越隔阂而已。
哈哈哈…
李善长消失在人海中。
他刚回到府中已经是天蒙蒙亮…
今天有雾,路上更是行人稀少,夏天就快到了,南京这座城市又要热闹起来了。
“吱呀…”
李善长下了轿子,他刚走进内院,突然被一个人影吓一跳。
“哎呦,吓死老夫了。”
“祺儿?”
“你不在驸马府呆着,跑回来干什么?”
“有没有和公主殿下报备啊,可千万不打招呼就回家,容易遭受弹劾啊。”
李祺此时穿着紧身长袖,他跑完一个五公里,大口喘着气:“爹,你怎么才回来。”
“公主这些日子要陪伴皇后娘娘,我呆府上也没啥事,刚好你这院子大,又没有人盯着,跑步正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