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群英荟萃?萝卜开会!
李文涛被废掉的事情在世家圈子里面已经传遍了,结果这一晚上的功夫就活蹦乱跳了,只是因为去了一趟沈家铺。
那这沈家铺到底有什么神奇?
随着李文涛无伤地出现在沙市,所有注意到这一点的世家全都对沈家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天晚上还不知道沈家铺所在的世家通过导航软件找到了沈家铺的所在,计划明天一早前往查看。
第二天一早,沈重一家今天起的稍微有点早,因为今天就是收小麦的日子,沈重和沈四毛要去地里收取小麦。
沈二蛋早就联系好了联合收割机,因此一大早,各家各户的人全都早早吃过了饭,前往麦田。
吃过早饭,沈重飞快的给鸡喂了,然后拿着一堆的编织袋跟在沈四毛的身后就出了家门。
据说联合收割机都已经到地里了,正在收别人家的地,很快就会到沈重家。
乡村里的农活一般都是相互帮忙着干,还保持着合作时期的优良传统,未曾改变。
当沈重和沈四毛到地头上的时候,联合收割机已经进入了麦田当中,黄橙橙的小麦被巨大的转轮压倒松紧切割机中,接着被粉碎的麦秆从收割机一旁喷了出来,重新落入了田地当中充当这片土地的肥料。
小麦则是被储存在了麦藏中,等收割机到地头之后由地的主人把麦子收好拉回家。
伴随着一阵阵剧烈的轰鸣声,联合收割机很快就重新回到了地头,早就严阵以待的地的主人第一时间来到了收割机麦仓边上,身后有人递给他一个撑开的编织袋。
他非常熟练的将编织袋放到放粮口,转动开关,黄橙橙的小麦顿时如同金色的瀑布一眼涌入了布袋中。
不多时一个布袋装满,他后面早就严阵以待的人急忙递过来另外一个空袋子。
足足装了十多袋子之后,麦仓才被放空。
接着收割机关好麦仓之后,重新进入了田地间。
而地的主人则是招呼着人开始将刚刚收入编织袋中的麦子往拖拉机车斗里装。
由于沈家铺的升级改造,村里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基本上都回来了,那一袋袋一百多斤的麦子,在他们的肩头显的轻飘飘的,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十多袋麦子就被装上了车斗。
“哟,四爷三叔来了,快来,这边坐,这有冰好的西瓜,先吃一个解解渴。”
这才刚开始干活,哪来的口渴,完全就是村民们对沈四毛和沈重的敬重。
毕竟甭管是琼浆的供应,还是后山广场的建设,亦或者刚刚开始的沈家铺的整体升级改造,都跟沈重家脱不了关系。
再加上沈重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去传授村里人习武,虽然只是为了让村民们强身健体,但这种牺牲自己的时间去成全全村人的举动,一样让村里人对沈重感恩戴德。
“甭客气,这才刚开始,西瓜等一会儿热起来了再吃,先干活吧。”
沈四毛在土里刨了一辈子食,自然知道地里的这点东西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吃,对于众人的敬重也只是笑着给了个回应,就又把所有东西全都推回到了正轨上。
听到沈四毛的话,所有人也都不说什么,扭头干活去了。
联合收割机不住地往返于田间地头,原本一片片的麦田,现在已经被收取了大半,只剩下满地的麦茬显示着它曾存在过。
很快,联合收割机就来到了沈重家的麦田,对于普通小麦,沈重没有任何的要求。
甚至于这些小麦沈重都不打算运回家里去,直接就在地头就把这些小麦卖给粮商了。
现在的乡村,可不像是十多年前了,那会儿粮商并不会在地头上收粮食,毕竟那会儿可没有收湿粮的粮商。
所有麦子都会被各家弄回去,在房顶或者院子里晒干之后再重新装起来,随后待价而沽,觉得价格差不多的时候再卖掉。
而现在就有了湿粮和干粮之分,湿粮价值稍微低一点,但是很多的农民为了省事儿,直接就在地头卖了。
只有家里还有老人或者过日子比较简朴的,才会把麦子拉回家里晾干之后再卖,因为这样一到手,一亩地的麦子能多卖几百块钱。
没错,就是几百块钱,为了这一亩地几百块钱,不少的农民情愿消耗一些力气,麻烦一点,也要将其挣到手。
很快沈重家普通的小麦就全都收割完毕,沈重跟沈四毛商量了一下,将所有的麦子当场全都卖给了粮商。
就在联合收割机准备收取沈重种的那一亩灵田的时候,沈重却伸手将其拦了下来。
“这一块不用收,我自己来。”
收割机的司机虽然奇怪,但接下来还有很多活要干,他也没有纠结这件事情,直接开着收割机,前往了别的地方。
站在地头上,沈重从编织袋中摸出了数把镰刀,从中抽出了一把,而后直接站到了灵田中,开始收割起小麦来。
粮商多是外村人,因此他们并不清楚沈重为什么不用联合收割机收取小麦,而是要自己动手用镰刀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