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京中时疫
梅川心头涌起一阵不祥来。
“阿季,我担心,陛下离京的日子,京中会出乱子。你要多加防范。”
苻妄钦看着她,道:“放心,有我在,京中无恙。”
翌日,廿八,风和日丽。
天光一碧万顷。
梁帝一行人上了车马。
太子率领百官,跪在地上相送。
邺城的行宫,造得很是秀雅。没有京中皇宫的巍峨,多了许多山水韵致。每一处殿宇的上端,都悬着黑色金丝楠木匾额,殿宇多以“飞花”“流云”为名。珊瑚长帘,遍地皆种奇花异草。花树株株挺拔俊秀。
四月末,邺城夏初,风动而花落,一朵朵铺地数层。
唯见行宫如雪似霜,飘然清丽。
梁帝挽着周贵妃的手,感慨道:“镜央,朕到此地,竟有天上人间之感呐。”
住进行宫的日子,梁帝过得很悠闲。没有了成堆的奏折、国务,他有了许多的辰光陪伴周镜央与朱珩。
朱珩每日喜笑颜开,或是与父皇一同垂钓,或是在行宫里奔跑着放风筝。
梅川从未见他如此快乐。
有时,梁帝会唤梅川与他下棋。
梁帝的棋艺极高。梅川几乎每局都会输。
梁帝哈哈大笑,道:“梅卿,下棋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你可知晓?”
梅川拱手:“微臣不知。”
梁帝看着庭院中一棵红杉,道:“要做到手中无棋,心中有棋。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梅川听了梁帝的话,倏尔想到京中诸事,沉重道:“微臣受教。”
漏夜。
将军府的书房。
南平公主急急地走了进去。
孙册和碧落皆站起身来。桌上摆着三盏茶,两人面前各一盏,剩下一盏,显然是为南平公主准备的。
他料定她今夜会来。
书房内的灯油燃着。
南平公主瞧着碧落。元德皇后崩逝的时候,她年纪虽小,却已记事。元德皇后身边的掌事宫女碧玉的模样,她是有印象的。眼前这个女子,果然跟碧玉长得甚是相像。
她颤声道:“你就是碧玉的亲眷?”
碧落从怀中取出一块陈旧的绢帛,递给南平公主,俯身道:“是。姐姐出事前,曾将此物交予民妇。她嘱咐民妇说,若她平安,此物不必见天日。若她遇害,有朝一日,得了机会,要亲手将此物交予南平公主。这些年,民妇居于乡野,找寻无门。只听闻那贼人只手遮天,权势甚大。民妇不敢言,恐招致杀身之祸。直到上月,民妇听闻,李穆医官被带到京城。才知,京中有人,要追查当年的事由了。”
南平公主,接过绢帛,借着摇曳的灯火,读完,一时泪如雨下。
那绢帛上,是碧玉的血书。她交待了周镜央买通她,假传元德皇后之命,借李穆之手,害死慕容娘娘的详细经过。
可怜的母妃啊,被人害死偌多年,真凶却不被世人知晓。
碧落跪在南平公主面前:“虽是受人指使,但姐姐到底是做下了孽。姐姐的罪过,民妇愿赎。公主殿下若有需要民妇之处,民妇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南平公主缓缓地坐了下来,用帕子擦净了泪,喝了一口桌上的茶。清浅的冷溪,绕过心头锋利的石。
她冷静下来。
“将来,父皇跟前,你可愿指认内情?”
碧落叩首道:“民妇愿意。”
“好。”
南平公主小心翼翼地将那份口供藏于袖口。她饮尽盏中茶,起身。
走到门外,南平公主回头,见孙册已扶起碧落,两人对着桌上的八卦图,低声说着什么。南平公主开口道:“孙先生似与碧落姑娘颇为投缘。不过相识数日,便这般熟络了。”
孙册忙道:“公主殿下误会了。因碧落姑娘与孙某皆对打卦之事有几分浅见,便多言了几句。”
南平公主道:“哦?原来是这样。”
回廊里,风声柔软。
南平回了宫,到了映月阁,意外见太子站在香樟下等她。
她行了个礼:“皇兄安好。”
太子道:“阿五,这么晚了,你从哪里回来?”
“不过是……宫中走了走……”
太子走到她身边:“阿五,你记得,无论何时,你我是血脉至亲。有何需要皇兄相助之处,你尽管开口。”
南平谨慎道:“谢皇兄。”
太子意味深长道:“等咱们的父皇从邺城回来,这宫中就该变天了。”
他又笑了笑:“也早该变天了。”
南平不作声。
太子道:“今日,南界有奏报,说是春旱至夏。本王已命户部拨了些存粮过去。南界是慕容娘娘的母国,大梁理应施予援手。”
“谢皇兄。”
南平的这一声谢,诚恳了许多。
五月伊始,最早发现京南集市有异的,是孙册。
京南集市,多是小生意人在此地做买卖。卖家禽的、卖花木的、卖油果糕饼的,当街卖艺的,也有打铁的,刻碑的,开棺材铺子的等等。下九流的行当,尽皆在此。
这里每日热闹喧嚣,南来北往的人都有。
杂而乱。
五月初的那两天,京南的药铺几乎挤满了人。
集市上许多买卖人都病了。发热,腹泻。
起初,大夫们都以为是普通的风寒。
可病的人越来越多。渐至不断有人死去。引起了京兆府尹的重视。
陛下离京,太子监国,官员们急着在太子面前表现,谁都不敢上报此事。
孙册悄悄告知苻妄钦:“京中,或将有时疫。苻兄当封锁军营,切勿让疫情在军中传播。”
“时疫?”苻妄钦惊道。
“是。京南的集市,摊位相连的买卖人,接连患病。孙某可以肯定,此病是传人的。”
苻妄钦一边依孙册之言,下令封锁军营,不许外人进出;一边骑上马,去京南集市暗访了一圈。
一条街相连的几十户人家,都在办丧事,纸钱撒得到处都是。
那办丧事的人家,一死便是两三口人。其余的人,也都病恹恹的。
苻妄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径直往宫中去。他要将此事,如实告知于太子。
宫中。
文德殿。
太子听了苻妄钦的禀报,愤怒不已,急召京兆府尹等在京官员入宫。
“本王幼年曾读《后汉书》,建安二十二年,是岁大疫。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尔等焉能不知其中利害!何敢瞒报此事!尸位素餐!不配为臣!不配为人!有何脸面立于天地之间!父皇远在邺城,本王监国,出此大祸,让本王如何向父皇交待、向天下人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