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三义诊,这是秦海自己立的规矩。
按照师父陈仙芝的说法,传授给秦海的长生之法有损阴德。
如果不行善积德,业报附身,哪怕获得了长生,也活不舒坦。
秦海也不想这么勤勉,更不是什么烂好人,实在是没有办法。
好不容易可以长生不死,别到时候遭受各种天谴可就难受了。
今天看诊的人比前两次要多很多,秦海不得不加快速度,号完脉便开方子。
第一次义诊,很多人不信,那一天总共也没几个人,哪怕有袍哥兄弟宣传,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也是无动于衷。
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看大夫还过的舒心一些,看完大夫还得发愁抓药的钱。
还有很多被欺负惯了的老百姓,打心眼里不相信会有这种天降的大好事,谁会平白无故给你看病,其中肯定有猫腻。
倒是那些选择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受了益,当时来找秦海看病的人要么是急症,要么是半死不活的老顽疾。
这些人都是死马当活马医,硬着头皮上的门,结果还真的分文不取,只不过给了药方不给药,不少人很疑虑,试探性去药房抓药,才发现花不了几个钱。
一段时间过去,这些将信将疑的人几乎都好了大半,事情一传开,秦海的名声也被传的神乎其神。
第二次义诊的时候就来了不少人,都是身患急症重症的穷苦老百姓。
秦海为人和蔼接地气,也没有架子,开的药方也都是最便宜的药,听信传言的人一开始也是将信将疑,回去喝了药身体有了好转,才后知后觉真的碰上了活菩萨。
病症缓解的人多了,传言也就多了,口口相传,又经过这些天一发酵,秦海居然顶了个瞎子神医的绰号。
这不,第三次义诊,如意医馆外就站了数百人,男女老少全是从城南各个胡同赶来的贫苦人家。
老百姓怕权贵也敬鬼神,对于秦海这种活菩萨是打心里敬重,加上老京师人骨子里的讲究和规矩,也才有了现在如此和谐的就医场面。
秦海一直忙碌到中午,平均五分钟看一位,从早上到现在茶都没喝几口。
看了眼时间,正好到了十二点,口干舌燥饥肠辘辘的秦海打算出门在街面上的面摊来碗炸酱面,稍微休息一下再看诊。
刚准备出门,厚重的门帘突然被人撞开,直接扑到了秦海的怀里。
要不是秦海练过几年功夫,就这小牛犊的冲劲儿,怕是会站立不稳被撞翻。
哎呀一声,听声音是个小闺女。
秦海低头一看,还真是,约莫十三四岁的黄毛丫头,双手抱着胸,气喘吁吁的看着秦海。
“秦...大夫,俺奶说你免费给穷人看病,是天上掉下来的活神仙,忙了一早上肯定饿了,让俺给您送碗饺子过来,猪肉小葱馅儿的,可香了。”
领着少女回到诊台,少女从棉袄里拿出一个小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只豁口瓷碗。
碗里堆满了饺子,热气腾腾,比刚出锅的饺子差不了多少。
少女又从口袋里摸出半头大蒜递给秦海:“俺们北方人的习惯,饺子就酒越喝越有,饺子就蒜生活灿烂,俺家穷,买不起酒,您将就一下,就着蒜吃吧。”
看过的病人实在不少,秦海一时间想不起来小女孩的来历,听着小姑娘能说会道的,又捂着饺子跑了一路,心里多少有点感动。
“小妹妹,我怎么不记得你了,你来看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