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荣家成率先动了起来,他很有自信,一个小时虽然不长,却也足够他找齐十个盲药。
秦海站在原地并没马上行动,之前几乎逛了大半散集,每个摊位有什么,他心里一清二楚。
安慰好二柜和佟三娘不用担心,这才从福老九手下取来一个竹筐挎在左手臂上,杵着手杖慢悠悠的逛了起来。
散集比起整个天福城占地不足五分之一,却也拥有近五百个大小摊位。
秦海走的并不快,主要在逛剩下没逛完的百多个摊位。
按照规矩,摊主是不能待在摊位上的,此时白牙等人基本上都站在人群的第一排。
对于这些摊主而言,文斗是一种不错的营销方式,只要在文斗过程中出了狠货,这个摊主的生意就不会差,而且还会被一些商号邀请为专供,这就意味着以后赶山所得被包圆,根本不愁销路,能够很快的换成现钱。
基本上大多数摊主都希望文斗的两个人能在自己的摊位上找到好东西,以此给他们做个活广告。
不过这些摊主里面也有一些奇怪的人,例如白牙这种,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世代延续从无更改。
荣家成虽然不到三十岁,在这个行当里也算出类拔萃,特别是在南边,声名在外,被人吹捧成天才。
要知道培养一名合格的中医,没个七八年上十年的积累,估计连药草都认不全,更别说给人看诊开药。
古时候药房里的学徒都是从十几岁做起,一直到三十岁上下才敢出师,想要自立门户没个二十年的功夫基本上不可能。
中医博大精深,就算是绝顶天才,也不敢自称全部掌握,自古以来的那些圣贤各个都是上天眷顾的不世奇才。
何况到了如今这个时代,中医日渐势微,被新进的西医冲击,逐渐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倒不是说西医不好,中西医各有优势,也各有弊端,病症一事复杂多样,不能以某一种医学去盖棺定论,还得是看病下药,没有最好的医术,只有最适合的医术。
荣家成自身努力,又有老荣记的底蕴,看好他的人自然不少,特别是从南边来的药商基本上都站在他那一边。
此时的荣家成已经挑选了三个盲药,判断之准,让旁观的许多内行人直呼了不起。
猜盲药,正如之前秦海给二柜和佟三娘科普的内容一样,也讲究一个望和闻。
外行人看的是热闹,内行人看的才是门道,如何去判断一个盲药有没有看涨的趋势,其中的讲究极多。
例如土壤的辨别,干湿度的辨别,根须的辨别,开了小窗的如何通过看到的性状去辨别,还有气味、外观、纹理等等。
没有丰富的药材知识积累基本上不用碰这一行,光是那些造假的奸商就能把人给忽悠的裤裆都不剩。
荣家成每选择一个盲药,附近的人群就会爆发出一阵赞叹,虽然站的远,那些老手大概看一眼就知道有没有货,只是能看涨多少还需要仔细观察。
起码的,荣家成没有打眼,只要上手的盲药就没有落空的时候。
反观秦海这边,一直都在杵着手杖闲逛,左手臂挎着的竹筐空空如也,根本就没有入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