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洋洋洒洒五大条款写完,最后签字盖章,这件事就算这么定了。
章秋桐逐字逐句的看了两遍说道:“这其他的条款我可以去做做秦海的工作,但一百万的保证金是不是太多了?”
段祺瑞瞥了一眼章秋桐:“你不是着急上火没钱给其他大学拨款过冬吗?不是还欠着半年的水电费吗?这笔钱我给其它部门都分一点,你自己留三十万,这个冬天不就可以熬过去了?”
“这...”章秋桐还想说点什么,段祺瑞直接挥了挥手说还有要事,此事不必再议,秦海同意便能生效,不同意此事就此作罢。
离开办公室,章秋桐看着手里的文件,心想这事儿麻烦了,怕是秦海那边不会同意。
章秋桐立马去找齐定山,想着商量一下怎么劝秦海同意。
而此时的秦海也同样遇到了麻烦,雀舌楼的包间里弥漫着一层愁云。
门头沟的火电厂正处于调试阶段,现在却面临着好几个棘手的问题。
第一个是并入电网的问题,现有的电网非常凌乱,西洋人有自己的小电厂,民间也有好几家小电厂,以往都是各拉各的线路,规格不一样,路线不一样,电网也不串连。
一旦火电厂正式投入发电,没有主电网输送电流,城内就无法送电到家。
开始的时候门头沟火电厂的电流是打算并入华商电力的电网,但是经过秦海增加发电机组之后,相应的就需要符合高压的线路设施进行电流输送,华商电力原来的线路几乎承载不了。
不过电厂的工程师提供了解决方案,自建供电线网,就是花费不小,想要覆盖整个京师得花掉百来万。
能花钱解决的事情在秦海看来就不是事儿,棘手是棘手了一些,趁着还有时间,让袁震派人按照工程师的设计快速搭建供电主网路。
第二件事比起电网的搭建更棘手,门头沟的电厂发电量被西洋电力知晓后下了一道限煤令,被洋人控制的滦州煤不会出售给门头沟火电厂。
在这个时期,位于唐山滦县的开平煤矿是京畿地区最大的煤矿,除此之外周围还有一些小矿供应给民间使用。
大宗煤矿交易基本上都是从开平煤矿购买,可惜的是原来为清末官煤的大矿场变成了洋人牟利的工具。
段祺瑞在直隶西部井陉县开采的煤矿虽然产量大,却因为交通的问题运到京师的并不多,包括晋地和绥远的煤矿多多少少会运送一些到京师,量都不算大。
远水解不了近渴,当下给火电厂找到能够稳定供应煤炭的煤矿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