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药房与雀舌楼连续三天爆火,对于老百姓来讲简直是天大的福利。
以前买不起药的老百姓如今能买上药,而且还是质量上乘的好药,第一天买药回家的人给病人连续喝了三天,效果立竿见影,完全打破了他们对药房的认知。
街坊邻里久病不愈的人不计其数,自从买了如意药房的药,一个个都渐渐恢复过来,真实的案例摆在这,由不得人去质疑。
疗效好才是硬道理,更何况价格如此亲民,如意药房的门槛硬是被络绎不绝的人群给踩破。
如今别说买药送粗粮,就是把价格涨上去两三成都是合理的。
欧阳邓第一天请托的事情自己承认错误之后,秦海并未责怪他,反而大加赞赏狠狠夸了他一顿。
不过夸归夸,问题还是要指出来的,秦海很细心的给欧阳邓上了一堂请托的课,其中的技巧和原理,对于欧阳邓来说闻所未闻,直呼神奇。
秦海的中心思想很清晰,花小钱办大事,升斗恩米斗仇,出其不意打破固有思维,正确引导,饥饿营销。
这一堂课上完,欧阳邓只想给秦海磕一个,道理其实谁都懂,但能像秦海那么接地气的把人性剖析清晰,他还是第一次遇见。
本来留洋时学的就是经济,而经济的底层逻辑很大一部分是人性。
就像秦海说的,万事万物都归结于人性,一旦掌握了某一个人群的人性人心,办起事来就简单的多。
秦海只不过是随手而为,对于欧阳邓来说却是一次人生蜕变,这也为他以后成为秦海身边最得力的经济总管埋下了最为关键的种子。
雀舌楼这几天的火爆程度完全不亚于三家如意药房,本来只能容纳三千人的外场地硬是挤满了一倍有余的人群。
戏楼前的贵宾茶座愣是被丁四手下的黄牛炒到了一百块一位,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百块钱足够一家子一年的口粮,对于有钱人来说,用津门话讲,这算个嘛?
从第二天开始,三人一桌的贵宾茶座上就出现了不少津门有头有脸的名人,这些人有钱有地位,虽说所属的行当和身份不同,听戏和凑热闹这两件事却是共同的爱好。
津门梨园出了百年难遇的天才,初秀没赶上,第二场总得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是真是假,这份热闹可得凑上,要不然吹牛的时候没了说辞,只有干瞪眼的份,那得多无趣。
第一天孟小冬唱的木兰替父从军,第二天唱梁红玉与韩世忠抗金的双烈记,第三天唱秦良玉抗清扶明平乱勤王的戏。
首次登台就被人奉若天才,许多人不信,当他们身临其境看过第二天孟小冬一人饰三角儿的戏后,无不拍案叫绝,那些质疑声也不攻自破。
第三天实际上才算得上真正的被津门挑剔的票友认可,一出勤王救驾,唱的现场热血沸腾,一人饰五角,老生、武生、刀马旦、小青衣、花脸,在场的所有人恨不得把眼珠子都给扣出来。
看别的名角儿唱戏,大多数也就看一个角色,这下好了,花一分钱,看五个角儿,简直就是血赚。
孟小冬三个字,也因为这场一人饰五角被推上神坛,更是被票友们冠以千面戏仙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