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月庵的十几名尼姑是明珠公主的下人,当年他们杀了邀月庵的尼姑,在这里暂住。她们从密道出来后,追随着明珠公主而去,估计已经回到东尹国内。
萧云策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萧家不是傻子自然能察觉到不对劲。皇上派了那么多人出城寻找元念初,元念初被找了回来,庄子发生大火,萧云策却不见了。
萧景恒将萧云策的小厮拘起来拷问,才知道萧云策最近找了一个龙虎山的道士,想对永宁长公主做什么法事。至于是什么法事,这个小厮也不甚清楚,就连这些也是他无意听到的。
萧云策贴身伺候的人都一同消失,这个小厮不清楚萧云策的事情也很正常。萧景恒当下便有了猜测。
他猜萧云策已经葬身火海。而且其中一定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才让皇上不仅不追究公主被掳之事,反而用了销毁一切的方法。
萧景恒只是萧云策一个儿子,他也不管到底萧云策是否有错,一心要替儿子报仇。元念初一直未醒,他便将矛头指向皇上。
他去向京兆尹、刑部甚至麟卫报案,请他们帮自己找萧云策,然后他便鼓动一些官员在早朝上,责问他们为何连一个人都找不到。
庄子的大火京城人尽皆知,但大家都装作不知,任由萧景恒在朝堂上搅风搅雨。皇上知道他是故意来扰乱早朝,却也没有道理驱离,憋得脸色特别难看。
过了几天,柱国公府这边的官员开始发力。他们罗列了萧云策的一些罪名,称萧景恒教子无方,萧云策肆意妄为,可能是畏罪潜逃而已。
又过了几日,边境传来消息,柱国公曹途杀了边关大将,带着五千军士投奔了东尹。官员们大惊,柱国公日日都上朝,怎么可能突然出现在边境!
京城的曹途被抓后,被发现他只是柱国公府的一个下人,脸上带了人皮面具,天天上朝居然也没被识破。众人这才想起,柱国公称得了喉疾,不方便说话,原来是个假的。
曹途的家人也都失踪,可能早就已经逃离京城。皇上让人抄了柱国公府,果然里面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更不好的消息传来,东尹派了大军攻城,边关告急。苏清河临危受命,被派去边关。
元念初的些奇怪:“清河一直管着麟卫,也不会领兵,派他去边关有什么用呢?”
这时,谨儿跟外面跑了进来,一看到清醒着的元念初,开始嚎啕大哭,“娘亲,您终于醒了。谨儿一直在陪着娘亲,娘亲不醒。怎么谨儿去洗澡,娘亲就醒了呢?”
元念初有些哭笑不得,“那你到底想不想娘亲醒过来啊!娘亲听白芷说了,谨儿一直在陪娘亲,我的谨儿好孝顺,娘亲很高兴呢!”
谨儿这才收了眼泪,想投到元念初怀里,被赵妈妈拉住,“公主还很虚弱,小公子轻一点比较好。”
元念初伸出手来,“没事,哪里那么弱了!也不是纸扎的。”
谨儿还是放缓了动作,将头轻轻靠在元念初的怀里,元念初摸着他的小脑袋,觉得谨儿小小的身体却给她带来了无比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