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名商人原本是竹凤酒的外地分销商,拿了银票换不到银子,也买不到酒,长时间滞留在京城,急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他们与赵诚也算熟识,这日挡着赵诚,一定要请他喝酒。
赵诚推却不过,只能跟着一块去了仙客来。
酒过几巡,王东家红着脸带着几分醉意说道:“赵掌柜,您一直伺候在长公主身边,一定比我们熟知内情。可能跟咱们透露一二,咱们这些殃池之鱼可能拿到自己的银子?”
赵诚既然同意来喝这个酒,肯定早有准备,他端起酒杯,对在坐的东家们郑重地说道,
“各位,晋通银号向来都是趴在咱们商户身上吸血,长公主某日路遇被他逼得倾家荡产的一家子,深感不能任由晋通银号这样下去,这才兴起了开大雍银号的念头。你们自己说,这大雍银号比之晋通银号如何?”
众人都齐齐回答,“那自然是大雍银号好!”
赵诚满意地点头,“公主已经替大家殚精竭虑,其他的却也需要各位自己救自己啊!我大雍的律法可是有规定,银号见票必兑。
他晋通银号不兑付,你们可以请官府做主啊!守在店外,不让人出门可没什么用!那里面的都是不能做主的。”
几位东家相互使着眼色,赵诚佯装不知,低头夹菜。最后还是王东家开口,“赵掌柜,那晋通银号背后是萧家,我们就是想去告,这衙门一定会接吗?”
赵诚放下筷子,摇头叹气,“实话告知各位,我那岳父也存了几百两银子在晋通银号没取出来。他找到我头上,我又有什么法子,我家公主与萧家可是不对付。这样,咱们做个伴,一起去京兆尹试试如何?”
几位东家恍然大悟,这是早就准备好了的啊!永宁长公主要开大雍银号,这位赵掌柜就是具体办事的人。他的岳父怎么可能消息滞后,把银子放在晋通银号不取出来呢?
恐怕是永宁长公主早有预料,故意把银子留着,就是想找个理由,让晋通银号吃上官司。
有长公主府的人领头,京兆尹哪敢不接状子!赶紧同意赵诚的建议。几个人好好商议了一番后,分头去联系认识的没取出银子的商人,打算一同联名去上告。
忙活了两天,状纸写好了,上面签了名的人有五十多位。每个人都按了手印,认可状纸上的控诉。
赵诚拿到状纸后,就带着愿意去京兆尹衙门的人出发。到了大门外,赵诚拿起鼓锤敲响了门旁的申冤鼓。
有身着公服的衙役从门内奔了出来,大喊,“何人敲鼓?有何冤屈?”
赵诚将手中的状纸递给那名衙役,道明来意。同来之人眼看着衙役的脸色从凶神恶煞变得温和可亲,心中大石瞬间落下。
看来这一步没走错,这银子绝对能要到!
事情的进展也与他们所料不差,京兆府尹接了状纸,一看受害者有五十多位,当即让衙役传晋通银号的掌柜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