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屿凡说出自己的意见:“我觉得你们总结得对,但又有不对的地方,的确,对于那些经济不宽裕且工作繁忙的人来说,温饱就是他们的生活要求,他们无暇去顾及所谓的生活质量,精神上的需求。”
“你们没有没听过一种说法,富人和穷人的差距其实就是格局间的差距,生活在底层的人,他们很少会去考虑效率这种东西,也不知道精神上的满足对一个人的影响,所以常常会掉进一种恶性循环当中。”
“之前社区开展过就业前的心理辅导,就是想让那些暂时找不到工作的人放平心态,因为人一着急,就容易上当受骗,那些进诈骗圈套的人,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病急乱投医,或许他能感觉到这是陷阱,被逼急了想搏一把。”
“那堂课后面的反馈并不是很好,不少人觉得多此一举,他们只看到了找工作三个字,以为是介绍工作的课,就跑来了,他们只在乎直接的效果,而不会去考虑为什么找不到工作的原因,甚至一些人还会把找不到工作归结到用人单位和运气上面,而不去正视自己的能力。”
“你们现在也面临这样的情况,很多人理解不了一个好的居住环境能带来身心上的健康,心情愉悦,工作上遇到难题,就会想办法去克服,而不是去抱怨上级给他使绊子,今天出门不吉利,最近风水不好等等。”
“尤其是小翟做的胡明达那一家,舒服的环境调解了夫妻间的戾气,夫妻和睦,自然工作顺利,孩子也带得好,这种潜在东西,很难触摸到,所以就没有人去追求探索。”
他建议:“以我看,不如通过社区开几堂公益课,就以和睦家庭为主题,给大家灌输一些优秀的生活理念。”
他的话让大家一点即通:“对,先得灌输理念。”
翟秋宁提出顾虑:“开展这类公益课简单,但要大家来听课挺难的,上次的心理课是很多人抱着找工作的心态来的,我听社区的工作人员说,平时是一些兴趣爱好课,他们把嘴都说干了,来的也是些根本用不上的老太太和老大爷,而且他们还是冲着小礼品来的。”
周宇杰想了想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热门的课程来附带推荐我们的公益课。而且我们可以把服务人群扩大到整个重庆,就我这边的资源,我有个朋友是做儿童公益教育的,带孩子去听课的几乎都是年轻的爸爸妈妈,我们这个改造项目最主要的人群就是这类人,我们可以把家的布置和氛围建议弄到儿童公益早教你,先有这群爸爸妈妈建立起意识。”
大家鼓掌表示赞同。
萧屿凡也提议:“协会准备后面几期要开展日常急救知识的公益活动,我们也可以借这个机会来推广这个家庭改造项目,我们可以从夫妻关系,恋人关系以及亲子关系这几个方面入手,然后带入到家庭居住环境的改造中。”
大家聊完后又有了新的动力,周宇杰开始安排工作,让大家回去构思一些简单易懂的宣传词,调整方案,从宣传夫妇和谐共处以及亲子关系这些让人感兴趣的心理培训开始。
翟秋宁原以为这场“碰头会”会让他们的改造项目无疾而终,多亏萧屿凡的及时提点,又让他们重燃信心,他看问题的睿智再次征服了她。
她暗忖,梦寐以求的爱情就是这样,跟一个对的人在一起,就会不停地学习沉淀,变成更好的自己。
听说要讲急救措施课,她不禁想起了叶柳和牟万辉,一段时间过去,如果发展顺的话,两人的关系应该水到渠成,成为情侣。
她打电话给牟万辉,旁敲侧击的问起他和小叶的事,他只是淡淡地回答:“挺好呀,我们现在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