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效果怎么不好了?你看昨天下午和今天不是已经卖了十多辆自行车了吗?”
“我说的是不热闹,没有多少人来围观和问价了。卖牛仔裤的时候,你看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那么多人,热闹得很。”
刘淳把自己的疑惑说得更具体了。
刘德秋笑了:“爸,这次我打的广告不一样,这次的广告我是经过精心设计,起到了精选顾客的作用,也就是说,对顾客进行了精心筛选。”
“精选顾客?我没看出有什么特别呀,不就是告诉人家在文庙对面有不要票的自行车卖,179元一辆吗?这个跟卖牛仔裤的广告没有什么区别吧!”
刘淳还是不明白刘德秋的广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觉得儿子是在跟自己故弄玄虚。
刘德秋停下手里的活儿,站起来:“爸,抽一支,歇会儿,我跟你说。”
刘淳接过烟,叼在嘴上,刘德秋给他点烟,他吸一口,盯着刘德秋:“广告有这么多学问?你说来听听。”
刘德秋也吸口烟,缓缓地吐出一口烟:“爸,我给自行车穿上短裙子算是标新立异,很多人看到我骑着穿着短裙的自行车,心里会骂我神经病,你说是不?”
“你还别说,肯定有人会在心里骂。”刘淳笑起来。
“没错,我早就知道会有人骂。正因为这样,我精心设计的广告,宣传的时候才起到了精准挑选顾客的作用。”
“首先,我把顾客分成了两大类,有购买能力的顾客和没有购买能力的顾客。”
“先说针对没有购买能力的顾客。这些人目前还没有达到购买自行车的生活水平,这些人又分为心态好的和有着嫉妒心的两大类。”
“心态好的人看着我骑着自行车打广告,会一笑了之;心态不好的,会骂我神经病,甚至会当着其他人的面讥讽我,以求得心理平衡,其实,这类人帮着我起到了宣传的作用。”
“不管是心态好的,还是嫉妒的人,他们没有购买能力,见到我的广告后,都不会来凑热闹。心态好的,淡然处之;心态不好的,心里骂着我,怎么会来凑热闹,自找不舒服?”
“这样,我这个广告其实就起到了精选顾客的作用,也就是说有购买力的顾客,才会真正地在乎我的广告。”
“这是其一。而后,我的广告写的很明白,销售地址,价格,自行车的品牌。这些具体的信息又对有购买力的顾客进行二次筛选,想买的人会关注价格和品牌,经过考虑,觉得买一辆自行车虽然花钱,但是能够给自己带来方便,权衡利弊之后,决定要买了,他们就直接来了。而还有一部分人,处在观望之中,所以,会来看一看,问一问,或者等着周围的人买了之后,再了解情况,决定是不是要购买。”
“正因为这样,来的人,几乎是十有六七是直接购买自行车的,看起来也就没有卖牛仔裤那么热闹了。其实,这个,我早就预料到了。”
“爸,听明白了吧。”
刘德秋说完,吸了一口烟,笑看着刘淳,慢慢地吐出一圈圈烟雾。
PS:喜欢此书的读者请帮着在番茄书荒广场推一推,或采用其它方式给予支持,不甚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