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念要做的新吃食是肉夹馍,虽说如今小笼包和凉皮是绝配,但是更绝的还有肉夹馍。
肉夹馍的烧饼秦念采用的是家乡的做法,小时候外婆总是给她做,她虽然不会动手,但是做法刻在了脑子里。
花椒磨成粉末和盐粒混在一起,加水搅拌。
发开的面团揉好,滚成十厘米直径的长条,像蒸包子一样切成段。
开始做烧饼的时候拿起一段,拽下一小块,把剩余的揉成窝窝头形状,用拽下的一小块沾取浓稠的花椒盐,揉在窝窝头里,然后把窝窝头的口封上,用擀面杖擀成饼。
烤烧饼的火炉烧用的是木炭,火炉做成圆的,类似于蜂窝煤炉,边沿高出大约二十厘米,用一个圆铁铛盖在上头,再做两个爪,可以随时把圆铁铛取下来。
先在铁铛上刷一小片油,再把擀圆的饼放在铁铛上,饼的正面刷花椒盐水,撒芝麻。
这样等烧饼烤的两面微焦,就可以移到铁铛下面了,把烧饼竖着沿一圈,靠在火炉边上,这就是火炉留出二十厘米余量高度的原因。
这样烤出的烧饼,又脆又香,竖着沿中间切开,会发现里面还有一层,就是做烧饼时撕下的那一块,后来沾取了花椒盐,虽然这一片在最中间,不脆,但是它的香味最足。
秦念卤了一锅肉,把鸡蛋和炸过的豆腐也放了进去,这样鸡蛋和豆腐沾上了肉香,肉也不会失去本来的味道。
这就是肉夹馍的三种馅,如果是要夹鸡蛋或豆腐,还可以免费加一小勺肉汤,如果是加肉,肉汤当然是多放。
不管是肉还是鸡蛋,都是剁碎了加进去,最后用肉汤一浇,香气四溢。
当然纯烧饼也是卖的,只不过就不给加肉汤了。
这样的肉夹馍一经上市,立刻火爆,正如秦念所想,肉夹馍和凉皮才是更绝配,小笼包的生意有些受影响。
新店装配好了,除了小笼包,其他的全移了过去,前面卖肉夹馍和凉皮,后面做香肠,除了两个厨房,还有几间房间,这次的后院也足够大,就算全家都过来住也有地方。
肉在厨房卤好了端出来,芒种在后院做烧饼,烤好了再拿到前面。
粽子依旧是在家做,秦念找了李大雷盯着,每天付给他五个铜板工钱。
只有每天不到两个时辰的功夫,就可以挣到五个铜板,李大雷别提多高兴。
盖浇饭还没来得及上市,所以小笼包那里显得有些单调,秦念让他们先熬一些简单的粥配着卖,等她定好了菜单,盖浇饭就可以上市了。
如此李家的生意红红火火,一时间竟在县城成了头一家,多少大酒楼都赶不上这里的人流量。
秦念每天忙着两个店铺巡视,虽说离得不远,但是人流量毕竟大,需要注意的事情也多,每天忙的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