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是苏择叫住他。
李友斌转过头,对他摆了摆手。
“台词都在我脑子里了,不用带剧本。”
“这剧本里有全剧剧情,刚好现在你有空可以拿着研究下。”
在影视行业,只有大主演能拿到完整剧本。
除此之外,即使是重要配角,手中也只有关于自己几场戏的剧情。
苏择手头上的剧本就是这样。
再加上有些剧组的编剧会边拍边改剧本。
那就把能拿到最新完整剧本的概率又降低了。
业内甚至有一种说法。
只有足够地位的演员,咖位够大,才够格给他递完整剧本。
这些娱乐圈的门道。
苏择在前世也有过一些了解。
毕竟他可是有几百倍电视剧观片储备量。
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
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岛国的“经典作品”。
这才让他在出演《向着炮火冲锋》的河边小树苏戏份时,将角色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现在李友斌居然把剧本给他看。
除了对他是莫大的肯定外。
逼格方面也是直线拉满。
虽然他对于亮剑的剧情已经烂熟,但多看看研究下,总没坏处。
毕竟要干一行,爱一行不是。
……
此时,正用望远镜,查看拍摄现场全貌的张意中。
注意到了苏择坐在椅子上,正在认真地看着剧本。
刚才那一幕,他也注意到了。
这小子有点能耐。
居然能让李友斌把自己的剧本给他。
是他万万想不到的。
此时,烽烟再起。
一阵号角过后,场上又是一片厮杀。
这次的厮杀比起先前的激烈许多。
两个部队互相砍杀、射击、瞬间血浆四飞,伤亡无数。
作为猛将的李云龙立在山头,大手一挥,直接让手下的炮手开炮!
苏择对于这个剧情记忆犹新。
新一团在李云龙的带领下出奇制胜。
决定一炮定乾坤。
干坂田联队大佐这个老鬼子一炮。
他没有按照上级命令从俞家岭方向突围。
而是主动向坂田联队发起正面进攻,完全出乎岛国鬼子军的意料。
这让坂田信哲大为疑惑。
在他看来,八路就这么点兵力也敢反突围??
那不是送死吗?
之后,迫击炮炮手王承柱在仅剩两发炮弹的情况下。
成功轰炸摧毁了坂田联队的指挥系统。
从正面突出重围。
击毙了一个大佐、两个中佐、一个少佐。
坂田联队在群龙无首的状况下。
溃不成军,新一团成功突围。
此时的李云龙站在山头高处。
对着底下一众进攻的战士们喊出了那句经典口号,激励着士气。
“弟兄们,都说小鬼子拼刺刀有两下子。”
“老子就不信这个邪。”
“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怕谁啊?”
“我们新一团不是被吓大的。”
“就是阎王爷来了,我也得搂他几根胡子下来!”
“我跟你们说过,狭路相逢,勇者胜!”
“今天我他娘就跟狗日的鬼子杠上了!”
听到如此振奋人心的话。
战士们自觉地跟着他一起喊。
“狭路相逢,勇者胜!”
“狭路相逢,勇者胜!”
“……”
喊声震耳欲聋、惊天动地,回荡在整个战场。
令人一听就热血沸腾!
“什么他娘的鬼子精锐?”
“我就不信这个邪,老子打的就是精锐!”
“弟兄们,给我冲!”
随着又一阵炮弹齐飞,八路战士喊着口号拼命厮杀!
多个方位的摄像机,此时紧咬着实时画面拍摄。
现在气氛紧张又振奋。
仿佛也是打仗一样,井然有序中不失热血。
就在这时。
一通电报打到这里,上级组织让李云龙先行撤退,之后再养精蓄锐对抗鬼子联队。
摄影师拉进特写。
李云龙的愤怒一触即发。
“后撤?”
“坂田联队的刺刀都顶到老子的鼻子上了,这时候后撤?”
“亏他们想得出来!”
“反正是突围,从哪出去不一样?”
说完,李云龙对通报上级命令的手下张大彪,慷锵有力地一字一句道。
“张大彪,立正!”
“问你个问题,新一团谁是团长啊?”
“李云龙!”
“大点声!”
“报告,新一团团长是李云龙,一营长张大彪回答完毕!”
“执行命令吧!”
这场戏从白天拍到了晚上。
最后的呈现效果,让李向前相当满意。
这种大场面还是得老戏骨镇场子。
就算片酬贵点也相当值。
开机首拍非常顺利。
加上他本人的调度到位,这场戏仅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就拍完了。
……
此时已经到了晚上八九点。
剧组工作人员都在清理现场。
群演们早就换衣服离开。
只剩下演员们还在卸妆。
刚才扮演坂田信哲的是个纯种的岛国人,叫山田小泉。
他一上来,没几句台词就领了盒饭。
拍完这一场,他还得转场去别处剧组。
毕竟横店这里能会正宗岛国语的不多。
所以,他在这还是很有市场的。
下了戏后。
山田小泉穿着一身被轰炸得破破烂烂的蝗军服,打算立马去找导演。
由于戏份很少。
他准备把片酬先结去,再去其他地方转场。
刚走到主演休息区位置附近。
突然听到了几声极具岛国浓郁风味的乡音。
“阿里嘎多。”(谢谢)
“某西某西。”(喂喂,打电话音)
“哈级买嘛习带,哟罗习哭,哦乃噶一习马斯(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无里哒耐露嗦”(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
他不仅好奇地循声走了过去。
从遥远的岛国,来到龙国横店做特约演员这么久。
还从来没有碰到过一个同胞。
心里隐隐透着一点莫名的兴奋。
进了休息区。
才看见是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在看着剧本。
一边口中念念有词着岛国语。
好像这些语言不禁思考,就能从他嘴里说出。
关键还说得很是原汁原味。
还真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