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路走,身体长成了大人,精神却空洞迷茫,无处皈依,读书、考试、考大学,也不知道要走向哪里?想要做什么!
问题是除了历史书上的人,身边连一个能参考学习的榜样也没有。
我觉得学校的老师也不一定有开启命运密码的钥匙,人最终的成长还是只能靠自己挣扎、打拼、扑腾。”宋乾坤说完有些丧气地摊摊手,表示一无所有。
刘丽很震惊于宋乾坤的思维,他能用自己的方法,一下子就触及到教育的真相。
老师们的手里真的没有开启命运密码的钥匙,人会活成什么样,还真只能靠自己。
一个人花费前二十年的时间完成高等教育,最后发现还是只能靠自己面对和解决一切困难,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失望崩溃。
据说,一个人大学毕业到就业之前的阶段,是抑郁症爆发的高峰期,熬不过去的人,就彻底废了。
宋乾坤慷慨激昂地说:“比如你刚才说的足球明星,从四岁就开始踢球,爸爸是足球教练是他最初的起点,他展露的天赋肯定和爸爸及早对他的培养分不开,不出意外他一生都会在自己最骄傲拿手的领域一直踢球,能有一条从小就笃定的路可走,可挥洒汗水,可倾注热血,真是让人羡慕呀!
我觉得我们需要一个培养英雄梦想的环境,需要对教育多样性的宽容和引导。
具体到这个冠军身上,好运加持我就不说了,我们需要注意到他的隐形的特质,比如创造力、抗压能力、抗干扰能力、甚至包括凝聚人心的能力,这些都是无法量化看到的能力,这才是人才最宝贵的特质。
如果用标准的量化考核,他在咱们国家压根就不可能踢进世界杯。
我觉得咱们的人才选拔太注重考试成绩,太注重知识记忆和应用,无视真正优秀的特质,因为这些无法量化考核。
如我们这般成长,根本找不到热爱的可以追寻的人生大目标,我很好奇,是过去从来都是如此呢,还是只有我们这一代人这样生活?”
刘丽看他钻牛角尖,笑了说:“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时代发展着,每一代人面临的问题都变得不一样,年轻人就是在生活的夹缝里挣扎,破壁而出,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我们前边的几代人,能吃饱、能活下来就很难,哪里有时间思考这些形而上的东西?”
宋乾坤也笑了,觉得他的问题就是庸人自扰。
刘丽说:“比如我们现在觉得无路可走,好像只能挤在高考这座独木桥上,但是用不了几年,你考上大学就会发现出路多得让你目不暇接,老师手里没有开启命运之门的钥匙,但大学的文凭可以成为你跨越阶层的一块敲门砖,大学是你人生第二次凭自己实力得来的通行证,学校越好,你可选择的出路就越光明。”
“第二次?”
“投胎是个技术活,生命多么神奇,多么的来之不易,生而为人,应该爱惜和尊重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