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问过那个同学,看过他的试卷,总分120分,他只是作文丢了3分,大阅读理解的问答题丢了2分,名句背默丢了1分。我也是在那次长了见识,原来对我来说这么难的试卷,有的人可以做好到试卷上几乎找不到红叉叉!
学习最苦闷难熬的就是刚开学的一个月,都担心考得差,被清理退学;然后就是期中考试,之后就会放松下来,高二上半期不努力成绩退步尚不明显,到高二后半期又是一个退学潮,很多人忽然就发现很多知识开始听不懂了,熬不过去就直接退学了。
这些时期,你们都得记住,一定得熬过去,撑过去就战胜了全国考生近乎一半的对手。”
宋乾坤明白,对他来说开学的摸底清退考,是最大的障碍,费尽心思能挤进来,他怎么能再被赶出去?
刘静每天下午抽出来两个小时给他们俩辅导点拨,剩余的时间,他也不敢和刘丽再腻着,他每天都起早贪黑,重新熟悉初中的教材,预习高一刚入学的新课,苦练刘静出的模拟题,力争把上边的知识点都弄得烂熟于心。
爷爷、奶奶看孙儿每天学得昏天黑地,都变着法子让他吃好、睡好。
爷爷担心他的身体,每天早上必把他从早读中拉出来,迎着初阳一起练习半个小时的太极拳。
宋乾坤十分珍惜这份疼爱,陪爷爷练得很认真。
这天下午,他两点后去刘丽家上课,看到烈士陵园广场东边的那个高高的八角楼被很多人围着。
这是要搞啥子?
宋乾坤走过去,看到镇长和几个领导都站在那里,就问了情况。
镇长看到他十分热情,把实情转告给他,说:“县里的领导研究后的决定,把这座英雄招魂塔的建筑拆毁,改建成一层的小亭子。
前几天单县长过来,带了一大包信给上次在这个亭子上朝下跳的葛娜,说是《洛阳日报》上你写的那篇新闻十分轰动,有无数热心市民给她写信表达关心,想资助她继续上学,一些大厂矿企业的领导直接打电话给县领导,表示可以推荐她去读技术中专,两年毕业后直接分配到洛阳的大厂上班,正式工编制,这真是一步登天的好事。
县里打算借国庆节征兵大会时,提起葛娜这件事,还破例给了咱们镇三个女兵的指标,用来告诉大家女孩子养得好一样顶用,严厉批评那些重男轻女、抵制政策的群众,但是,也担心有心眼实诚的小姑娘,会也从这八角楼上朝下跳,就只能把这亭子改建成一层了。”
宋乾坤为葛娜的命运松了一口气,就问:“最终定了葛娜去哪里?”
“领导们肯定帮她挑了最好的,一个是洛阳拖厂,一个是洛阳玻璃厂,让她自己挑。”
宋乾坤问:“后来呢?”
“葛家人参谋着最终选择了玻璃厂!真是难理解,搞机械多有前途,造个玻璃能干啥?”镇长说话的口气十分惋惜,就差拍大腿了,为什么当时不把他喊去问问!
宋乾坤安慰他说:“咱们这眼能看多远?大领导既然把玻璃厂和拖厂相提并论,肯定是能放在一起比的,差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