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呀,抗美援朝是咱们中国人正面世界战争时第一次挺起腰杆的大胜仗,M国人已经对咱们中国人的保家卫国的勇敢精神吓破了胆,被咱们民族的凝聚力吓破了胆。
听说他们西点军校的博物馆里最显眼的一角就是中国抗美援朝时候坚守的一处高地模型和代号,每一年的新生入校,都有人给他们讲解,让他们牢记这个耻辱,牢记中华民族的可怕。
中国三千年的历史让我们明白,想要瓦解中国人的斗志,只有从瓦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入手。
M国设置的‘诺贝尔文学奖’,被全世界文学界视为最高的荣誉,多年来就我们中国人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这也让每一个喜欢写作的中国人深深地引以为憾。
但是,我认为不必遗憾!
我们的‘茅盾文学奖’就足以给国人的作品以公正的评价。
而诺贝儿文学奖,是M国在文明上碾压世界各国的一个钳制文化的有效手段,它用高额的奖金吸引人,用美丽的桂冠引诱人。
但是,你看看各国获奖的文学作品,我发觉都是书写各自民族的苦难忧患和落后愚昧的,这些作品揭露出自己民族文明中恶和落后的一面,我们粗劣一读,会觉得看到不同民族的田园牧歌,其实本质都是书写自己民族的黑暗面。
这就表达出M国设置‘诺贝尔文学奖’的目的,把M国塑造成富庶文明、民族自由的代表。M国文化是高级的,其他民族的文化,看看他们自己推荐出来参赛的作品就可以明白,愚昧落后、人种低劣!
M国人傻吗?拿着诺贝尔基金送给外国人享受?不,它是花最少的钱,去压制打击其他民族的文明。”
宋乾坤说得慷慨激昂。
乔鹿原听得冷汗涔涔,他从来想不到,这么一个刚刚成年的年轻人,对世界文化和格局认识得如此高维高能,他只觉得头顶的壁垒被打破,教育改革推行艰难,难见成效,是因为我们选择的教育方式和教材,都是向西方学习的。
“苏联这两年政局频繁变动,最高领导层里有一部分人已经膨胀得脱离了底层,这很可怕,一旦苏联倒下,M国就会把咱们当作对手,所有,文化渗透肯定是M国的既定国策。M国的总统艾森豪威尔说过‘多花费一美元在拍电影上,我们的军费就可以相应减少一万美金。’这话说的就是舆论的力量。”
“你小子怎么知道这么多!”
宋乾坤笑着递给他一支烟,说:“因为改革开放了,你们的时代是封闭的时代,面对的最多不过是人民内部的斗争;而我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时代,开放先是经济领域,后边很快就送来文化。
比如R本的侵略文化,《康德第一保镖传奇》不就是让中国人对侵略军产生同情吗?R本的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机器猫》《灌篮高手》等等,现在不正霸占着我们的电视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