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啊,那你俩就跟宝丫一块去。”何春秀道。
云月高兴的点点头,拉着云花一起上了牛车。
赶到南角街的铺子,门口竟是乌泱泱的排起了长队。
宝丫看着这条窄窄的巷子被来吃早食的客人塞得满满当当的,有点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娘,咱家铺子啥时候有这么多客人了?”
而且,就算南角街这一块常来吃早食的住户全部加起来,也没有如今这么多呀。
旁边云三郎一边搬盛着豆花、豆浆的大木桶,一边道:“有好多不在这片住,都是慕名来的。”
宝丫很奇怪:“咱家的铺子都这么有名了?”
“还不是方大人的那块匾,”何春秀笑道,“咱家铺子如今可是平安镇唯一一个能让方大人题字的。”
“连客来香和引客来都没有?”云月睁大了眼。
“其实,据说是方大人口味奇怪,特别爱吃咱家的豆汁儿配焦圈儿。”何春秀道。
这么说,宝丫倒是理解了,毕竟这种搭配,别家铺子可没有,而且她家的豆汁儿也比别家的好喝,是独一份呢。
“那咱们就更不怕那个坏婶婶啦。”宝丫眯起眼笑了,连方知府都喜欢她家早食的话,徐慧琴肯定不敢乱来的。
“是啊,咱也别闲聊了,赶紧开门吧,没瞅见人家都等急了么。”何春秀催着云三郎。
“哎。”云三郎应了一声,就去开门锁了。
很快就收拾打点好了,在外面排队的客人也陆陆续续进来要了吃食。
因为铺子地方小,不少人都是直接带走的,而这些打算带走的,也都自觉的从家里拿了碗或盔子来盛。
宝丫跟云花、云月三个孩子就跑前跑后的跟着帮忙。
转眼到了晌午,可门前的客人竟不见少。
她们运来的那几大桶豆浆、豆汁儿和豆花,很快就见了底,做油炸鬼和油炸糕的面,何春秀和了一块又一块,也很快就用完了。
做甜豆花的配料早就不够了,那些客人竟也不在乎,能浇糖汁就行,没有芋圆和蜜豆,放点花生碎也能凑合。
云月站在门口,看着客人们兴致高涨的一窝蜂涌进去,买完了吃食又笑容满面的离去,惊讶的张大了眼睛。
晃了晃宝丫的肩膀道:“宝丫,我咋觉得他们跟没吃过东西似的。”
宝丫抬起小手捂住自己的小脑门:“他们可能只是想尝尝被方知府题字夸过的铺子,做出来的早食跟别家的有啥不一样吧。”
“然后尝完觉得还不错,就拉了更多的人来。”
“那方知府的匾额,岂不是成了咱家的活招牌了。”云月眨了眨眼睛。
“差不多吧。”宝丫道。
这时候,云花突然抬手指了指不远处街角的某处:“宝丫、月丫,那个婆婆站在那里好久了,是不是来咱家铺子吃早食的?”
宝丫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就见一个头发花白,身形有些佝偻的老人,正倚在墙角,朝这边望着。
她顿时眼睛一亮,这不是教她做甜豆花的那个老婆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