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不想,在县城门楼底下,周娇娇见到了不应该见到之人。
世子赵衡。
陆君行见到晋王世子,也只是微微讶异。
“参见世子。”
“不必多礼。”赵衡亲自将陆君行夫妻,他扫过他身后的女眷,还有侍从,眉毛一扬,揶揄道:“离府城前,我曾亲自邀请先生来我座下,先生说要完成科举后宏愿,如今心愿已了,你可愿为来我座下。”
陆君行跪的笔直,坚定道:“任凭世子差遣。”
“好。”经过一年的从军经历,赵衡已然成长,他曾经还暗暗佩服陆君行的文章水平,遗憾自己永远也到不了陆君行这种程度,可如今成为世子、将军的他,已经不在意这点小心思,而是懂得将陆君行的才华化为己用。
得了人才,赵衡脸上也不禁露出喜色。
他告诉陆君行自己的打算,“稍后我会向父亲举荐你,父亲会亲自考校,若是能得父亲赏识,便可以留下。”
赵衡没有说过另一种结果,不过陆君行清楚结果。
不过他却依然摇摇头。
说是他新官赴任,作为一县父母官,要先了解本县内的事物,所以请赵衡等待。
赵衡不是很愉悦,觉得陆君行丢了他的面子,不过他是个有理性的人,便道:“若我向父王举荐,届时直接去父王身边做事不是更得赏识,为何非要在这蛮夷之地。”
在后面听得周娇娇想,蛮夷之地,就连世子都这样认为,那怪不得西南民众总是要造反,小五他们寨子里的人也总想着复国。
其实就几千来个人,搬到另一座山头就能住,放不下的是人,不甘心的也是人罢了。
所以小五才不想掺和,安安心心经营镖局。
这边陆君行已向世子表明意愿,“本身作为一县父母官,为民是我的责任,况且我才来这里人生地不熟,贸然为晋王提建议,若是准了还好,若是无用,岂不是白费了世子的举荐之心,因此借着熟悉县内事物之举,同时能够了解整个西南的局势,岂不是一举两得。”
赵衡勉强被说服。
陆君行又问如今晋可有烦心事。
赵衡眼睛一亮,觉得自己眼光没有错,这个陆君行可真上道。
他微叹一口气,眉头微锁,“还不是那大江,父王准备绕道,可派来一小批人前去打探,那些人花了三个月才归,父王本想打其个出其不意,他们那一群人都走了三个月,更别说十万大军了,如今父王的军队过不去,朝廷的军队打不下来,就这么僵持着。”
“这就是父王最大的烦心事了。”
陆君行听后点点头。
他又拜了一拜。
“既如此,烦请世子耐心等待,若有了应对之策,在行举荐之事也不急。”
世子本是说说,不想陆君行认真应承下来,想到他的才华,赵衡心中暗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