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不仅没有丝毫的松懈,反而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投入到了营地建设中。
王东升作为队长,身先士卒亲自监督每一个细节,从地基的打牢到墙体的加固,再到防御设施的加强,所有的施工工序都经过了严格的检查。
他深知这座营地不仅仅是一个居住地,更是他们在末世中生存用来迎敌和阻敌的重要屏障。
王栋作为营地方案的设计师,根据每天的施工进度及建筑材料等多方面因素持续对方案进行完善和改进,旨在建设出最坚固最完善的营地。
营地建设方面,队员们不仅高效利用现有资源,还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专业技能,确保营地的每一个部分都坚固耐用。
不仅用到了现有的军用卡车,而且还在东子的建议下,从距离最近的小镇找到了七八台装载机和两台挖掘机。
在营地建设中,这些装载机和挖掘机不仅可以用于装卸和挖掘,它们还被王栋和队员们巧妙的改造成为防御工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营地大门。
装载机的铲斗由极其坚硬的材料制成,通常使用的是高强度钢或其他耐磨的合金材料,这使得它们在日常施工中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磨损。
在营地对外的防御设计中,挖掘机被安排到关键位置,作为第一道防线用来抵御外部车辆的冲击和攻击。
铲斗的坚硬材质使它们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冲击力,其形状也非常适合用作障碍物,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阻挡敌方车辆或其他大型物体的冲击,大大增强了营地的防御能力。
通过这种简单的改造和安排,原本用于施工的装载机变成了营地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整个营地提供了更为强悍的安全保障。
两台挖掘机则被田老师带着船舶学院的学生们和队员们一起巧妙的改造成了营地的大门。
这些挖掘机原本庞大的机械臂和铲斗被重新定位和加固,使它们能够像传统的城门一样开合自如。
当需要关闭大门时,挖掘机的机械臂会将巨大的铲斗垂直放置,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封堵住营地的入口。
这种设计不仅极具创意,还具有极高的实用性。
挖掘机的坚固铲斗使得它们能够抵御撞击和爆炸,成为营地防御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田老师、王栋和学生们还进一步对操作方面做出了改进和简化,使得这些“城门”能够快速的响应,无论是打开还是关闭,都能迅速准确的完成,以应对可能突发的危险情况。
这种设计和改进不仅进一步提升了营地的防御能力,也为营地的安全进出提供了灵活性和便利性。
通过这些技术性的改造,让原本只能用于建筑施工的机械设备被充分利用了起来,成为了营地防御的利器。
老火看着每天变化的营地不由的感叹道:“他奶奶的!有了这样的营地,咱们莽山的脊梁就更硬了!”
这样的创新设计不仅节省了资源,还展现出了众人在极端环境下的智慧和适应能力,并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让营地在末世中更加稳固,可以为莽山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