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簿拿不准主意,只能去找县太爷。
李主簿一走,秦白衣就低声道:“若是这土豆在各地都流传开来,只怕就算是在此饥荒之年,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被饿死了。”
墨千裳点头:“是啊,只是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且土豆的存储决定了,它能够一定程度上短时期内代替粮食,可土豆不能完全替代粮食。”
“就算日后年景好了,也不能把所有的地都换做土豆,会出事的。”
墨千裳如数家珍:“而且,土豆跟粮食不一样,冬日不能种,因为会冻死,北方努努力可以种两茬,但南方不行,南方夏天太热,土豆块根长不了太大。”
“所以不能贸然推广,万一在有一些地方种植失败,这一耽误就是一个季度,那人就真的要饿死更多了。”
墨千裳对这件事可是深有体会,哪怕在同一个地方,可能就隔着几公里,这土豆的长势就完全不一样,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她也是运气好,在这东山村还真是给种成了,来年下一茬再种的时候,她再更换一下下肥,注意一下别的,争取过个五千斤。
听了墨千裳说的,秦白衣也觉得自己想得有些急了,他点点头,两人一起等李主簿回来。
李主簿这一去就是一刻多钟,他没有直接把县令找来,而是跟他先讲了墨千裳是来干什么的,两个人要先商量商量这事儿该怎么对待。
不过秦白衣的事情提醒墨千裳,土豆虽然要求多,但她还有两样没拿出来的东西,就是玉米和番薯。
她系统里的品种,都是很好的品种,而且玉米对气候和土壤的要求更低,有些条件不好的山地甚至都可以种植。
而且,玉米占地面积小,毕竟是地上的植物,不是地下的,一个种子下去,上头能结几穗的玉米。
说亩产,玉米当然远不及土豆,可若将可种地域算起来,玉米的总体产量可比土豆要多上不知多少。
至于地瓜,那就更不用说了,产粮虽然一般,但肯定比土豆好养活,这做法也多。
等到李主簿和县令来的时候,茶都快凉了。
这县令倒是不浪费时间,一语中的,墨千裳虽然有粮食,可这县衙门可是不管收粮食,只收粮税,这卖粮食自然有粮店的事情。
墨千裳微微一笑:“其实也不是什么难事,我算了算,咱们县城如今的税,名义上是税十,但杂七杂八加在一起,差不多能到税十五,这是因为如今年景不好,年景好的时候,能有税二十。”
“这样,县老爷不如听听我的地能交多少税,您看看值不值得您帮我在粮店或者城里发个通文,告知大家粮店有这种新粮食卖?”
李主簿和县令对视一眼,上次来衙门的时候,墨千裳就知道,这县老爷是个没有主意的,很多事情都是听李主簿。
尤其经过上次她买山的事情,如今李主簿可是越发受县令信任。
李主簿犹豫了一下:“那墨娘子不如说说,您这次能交多少?”
墨千裳在心中计算了一下,没有说自己亩产和总产多少,也没有说自己是按照粮税多少,而是直接给出了结论。
“七百五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