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扩展后的姜恬,有一段时间的确说得上是焦头烂额的。
因为她不光要面临繁重的工作量,她还要为了应对范德良而把压力转移到了会计部。
会计部的经理主管加上出纳,三个人被压迫得天天头发快要薅没了。
姜恬也知道艰难,在奖金上给得很是大方。
甚至每天都让食堂给三人加餐,大鱼大肉加水果汽水。
三人看钱给到位了,压力什么的根本不足为惧。
每天加班加点也要把账本算得明明白白,绝不出一点差错!
姜恬因为每天要往村里跑,索性回老房住几天。
顾聿辰和姜秀的吃喝就让两人自己先想办法,不行就让姜秀跟着顾聿辰去律所的食堂吃饭,总归是饿不到的。
好些日子没在村里住的姜恬,先是打扫了一下房子。
浮灰清扫以后又开窗子放了放。
周兰芳开春回村要务农,早也回来住了。
两人凑一块,少不得闲聊几句的。
“你那地还没种啊?”周兰芳说道:“既然是不种地,不如把户口也改了算了。”
现在有能耐的,全都放弃了农村的户口,托人办了城市户口了。
姜恬摇头:“不换,农村户口好。”
现在放弃农村户口看似好像是有了城里户口做了人上人似的,可是不算正经的城里人。
没有组织接收,除了户口本上从“菜农”变成“城镇”,其他的什么福利也沾不上,甚至还失去了土地。
周兰芳被姜恬的话逗笑了:“我还是头回听说农村户口好的,真那么好,为啥那些人还挤破头往城里去?”
姜恬也不好解释,在几十年以后,这户口就值钱了。
有了农村户口就在村里有宅基地,以后在村里可以盖房子的!
这可是城市里想都没有的好事。
家里打扫好了,姜恬就是养殖场看看。
养殖场现在盖了一半了,猪舍全是用砖砌好的。
水泥打的地面,很是光滑,方便日后清理粪便。
眼看着一点一点盖出来的养殖场,姜恬也不能再耽搁,让刘长河办各种手续。
养殖场用的地皮属于村里的,这倒是好审批,年年给租金就可以了,姜恬一签就是五十年的。
剩下的就是各种经营许可和卫生许可一类的,这些都让刘长河去跑,办得也很顺利。
等这边的猪舍全都盖好了,邱俊彦那边的猪羔也运来了。
直接投放到猪舍里,热热闹闹的。
刘长河从农大请了个老师过来看看。
在路上颠簸了一路的猪羔多多少少都有些无精打采,这老师给开了几样药,让掺和猪饲料里,当天下午小猪羔一个个的全都生龙活虎了。
姜恬请那老师做个技术顾问,以后每周来看一次,路费报销,按月开工资。
钱虽然不算多,但是属于额外收入,那老师也乐意赚。
养猪的事交给了村里养过猪的乡亲,五百头猪,八个人基本上就能忙过来了,只负责放饲料和清理猪粪。
至于运输饲料和其他的工作,姜恬这边另有安排。
猪舍如火如荼地开起来了,不少村里人看着姜恬这边都开始养猪了,也想跟风养猪。
哪怕不拿出去卖,只自家吃,也比花大价钱买强,毕竟肉不能不吃的。
安顿好了养殖场的事,姜恬终于回了省城。
半个月的时间没见到顾聿辰了,一回家,姜恬赶紧换衣服,洗澡,在家做了一桌子好吃的,等着顾聿辰和姜秀回家来。
顾聿辰着急回家,还不到下班时间就先回了家。
姜恬这时候菜还没做完,看着顾聿辰回来了,人也被抱住了。
“还是媳妇在家好啊!”顾聿辰这几天真的是寂寞如雪啊。
姜恬哭笑不得:“这么想我啊?”
顾聿辰点头:“怎么能不想?家里连个跟我说话的人都没有啊。”
“秀儿不是在家,实在闷你和她唠啊!”姜恬笑着说道。
顾聿辰摇头:“小妮子天天学习,吃完饭就走,都不搭理我!”
“而且……不是和你说话,就也没那么想开口了。”
姜恬抱着顾聿辰,两人就那么晃晃悠悠。
顾聿辰闻着姜恬身上的沐浴露的味道,觉得很安心。
姜恬让顾聿辰去客厅里等,她这边马上就能做完饭。
顾聿辰想继续腻歪着,可是大门口姜秀放学回来了,他也只能先松开了。
姜秀回家,看亲姐回来了,自然是高兴地去黏糊一会儿。抱着姜恬的腰像个树袋熊似的,走哪跟哪,看得顾聿辰都羡慕嫉妒恨了。
一家子半个多月终于团圆,一顿饭吃得乐乐呵呵。
姜秀拿了张奖状出来,是去省里的竞赛第一名。
“老师说,有这奖状,保送省八中。”姜秀说道。
姜恬一看,是数学竞赛一等奖,这含金量不低啊。
要知道省八中的大学录取率是很高的,每年招生只招四十个。
就算是最牛的县一中,能考进八中的也就只有头部的十几个学生而已。
“好事啊,八中的话离咱们家还近呢。”姜恬真是觉得姜秀有大出息。
姜秀点点头,不过还是说:“下周还有竞赛,去临省,是全国性质的,要是能拿到个前三,能直接报送当地的大学也说不定的。”
姜恬一听,忙说:“去临省啊?去几天?”
“比赛就一天,班主任会带着去,除了我还有其他六个同学,但是需要家长签字才行。”
姜恬琢磨签字也不难,不过去临省的话,住哪呢?
顾聿辰这时候说:“过些日子我也去临省跑案子。”
姜恬一听这,忙说:“那我也一块去吧,正好去看看分公司,全程陪着秀儿。”
对于一家子来说,姜秀这次的参赛,瞬间变成了家庭旅游。
第二天姜恬去了姜秀学校,签字的时候,班主任确定是家长本人来签。
“去一天,参赛一天,回来一天,一共三天,需要学生遵守纪律,不能随意脱队,我们已经和学生说完了,但是也需要家长多叮嘱几句,千万别乱跑才能保证安全。”
姜恬点点头:“除了参赛的一天,其余的两天我们自己活动,需要签什么免责书吗?”
班主任是知道姜秀家长的厉害的,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学校的风气。
不过只要签了免责书,他们也能免于责任,点点头。
“参赛那天早上需要在考场门外集合,只有报道才行,如果不报道,就算和我们没责任,所以一定早点来。”班主任说着就拿出一张免责书来。
姜恬笑着点头,签了字以后,就开始筹备出行计划了。
临省姜恬也是第一次去,坐在火车上,姜恬看着两旁的景色,心情开朗。
从省城到临省,火车坐六个小时,几乎是见站就停。
当天下午到了临省,接站的是景雨。
景雨现在很忙,但是听说姜恬要来,就主动请缨来接站。
“这几天就住我们那吧。”景雨说道。
这几天电视台忙,她晚上几乎是睡在台里。
邱俊彦看媳妇不回家,也就睡在公司,家里空着呢。
姜恬倒是不太好意思,不过该睡还是睡,省了住酒店的钱了。
景雨开车把两人送去了住处,把车钥匙留下。
“听说咱家妹妹来参加比赛的,咱先别胡吃海塞,把孩子吃得胃不舒服,等考试结束当天,我们两口子再做东。”之后自己坐公交去了电视台,工作也是忙的。
姜恬看着邱俊彦的婚房,装修得很温馨,一百二十平的房子,三室两卫,还特意留出了一间婴儿房。
三人拾掇行李,姜恬看着时间,就说:“一会儿先去考场看看,熟悉一下路线,之后再吃饭吧。”
临省的街道喧闹繁华,因为发展得好,当地的商业街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