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吵得如火如荼,各种不堪入耳的词汇不断的从他们的嘴里冒出,还不带重样的,完全不顾及旁边心智还没发育成熟的花酿,也丝毫不在乎她心理会不会因此受到创伤。
两人的争吵持续了很久,互相指责着对方的不是,他们吵得特别凶,到了半夜还在吵,吵着吵着还把家里的锅碗瓢盆砸得满地都是,周围的邻居估计是热闹听够了,终于受不了了,便上门来劝,花酿只能装作一脸害怕的样子缩在门边,任由前来的邻居们抱头安慰。
“你们夫妻俩别吵了,孩子还小呢,小孩子心思本来就敏感,你们这么在孩子面前吵,也不怕吓到孩子。”
“就是哎,有什么事情说开就好了嘛,何必吵闹成这个样子。”
“你们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孩子考虑一下啊,天天在孩子面前这么吵也不是个事啊,孩子如果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硝烟弥漫的家庭战争中,以后长大了不得性格扭曲啊。”
“是啊,夫妻床头吵架床尾和,有什么不满差不多说两句得了,吵多了伤感情呢。”
“就是。”
邻居们七嘴八舌的劝两人别争吵了,两人也不知道是吵累了,还是被众人劝好了,终于停止了争吵。
最终,这次旅行自然没有成行,花酿实在不想看两人在自己面前争吵不休了,干脆给了她们一个台阶下,说自己好久没有看见爷爷奶奶了,想回老家去看望一下两位老人家,夫妻俩闻言都松了一口气。
夫妻俩没过多思考就答应了花酿的要求,花酿当天就被花大河送回了老家。
看着花大河远去的身影,花酿也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逃离他们无尽的争吵,也终于可以逃离他们丝毫没有边界感的“陪伴”和“照顾”,他们的“陪伴”和“照顾”没有让人感觉温馨,只会让人觉得压力倍增。
陪伴是什么?
陪伴不是陪孩子一起吃喝拉撒,吃喝拉撒谁都可以陪,一条狗都可以陪;陪伴也不是好看的衣服,不是好吃的零食,也不是有趣的玩具;事实上,孩子们想要的可能只是一个温暖的拥抱,片刻亲密相处的时光,亦或是一句安慰的话,一个暖心的眼神,一顿和谐有爱的晚餐。
有的孩子有人陪伴,有的孩子有好看的衣服、好吃的零食、、有趣的玩具,有的孩子有温暖的拥抱、暖心的眼神、和谐有爱的晚餐,有的孩子什么都有,而有的孩子什么都没有,就像花酿,就像原主。
花酿的家长跟很多的家长一样,口口声声说他们一直在陪伴孩子,在和孩子一起成长,可他们和很多家长一样,只是逼着让孩子自己成长,而丝毫不关注自身的成长。
有人说,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很多家长的情绪和成熟程度,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他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家里的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他们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去完善他们自己的人生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