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越想越觉得抱错孩子的可能性很大,索性那个客栈离得也不远,夫妻俩当时就套车去了一趟,过来这么些年,客栈老板娘已经记不起太多事了,但是她隐约记得原主母亲生下来的孩子后背上有一个小小的新月形胎记。
夫妻俩回到家,原主母亲找了个借口查看了一下,发现原主背上肤如凝脂,一片洁白,确实没有任何胎记,由此,夫妻俩确认了原主确实不是他们的孩子。
得知娇养了十几年的女儿不是自己的孩子,夫妻俩内心的震动可想而知,他们迫不及待的想找到亲生女儿,又割舍不下对原主的那份情感,夫妻俩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原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父亲和母亲脸上的笑容少了,母亲看她的时候总是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情,父亲看她的眼神中似乎也带着一些别的情绪。
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原主的父亲开始喝酒,慢慢的从小酌变成酗酒,不知道从哪天开始的,他开始久醉不归,原主的母亲需要经常外出找醉酒的父亲回家。
有一天晚上,夫妻俩似乎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第二天,母亲说父亲出了远门,原主看见母亲看向门口的视线里,似乎带着无尽的期待,她只以为是因为母亲想父亲了,完全没有想过母亲期待的可能不仅如此。
大半个月后,原主父亲回来了,他手里抱着一幅画卷,刚进门就迫不及待的将原主母亲叫进了房中,随后,房里传出了一阵哭泣声。
原主以为父母又吵架了,她一脸担忧的进去,却发现父亲依旧是一脸兴奋的样子,而母亲虽然流着泪,但也看得出来她是笑着的,应该就是喜极而泣了。
这天晚上,原主的父亲喝了很多酒,原主母亲也陪着喝了不少,他们似乎非常开心,他们以要说悄悄话为由,早早将原主和原主弟弟打发去睡觉了。
原主姐弟俩一觉醒来,突然发现父母双双死在了家中,父亲整个身体泡在小莲花池中,而母亲挂在莲花池边的池杉上,两人早已经没有了呼吸。
直到夫妻俩的尸身被邻居捞起来,原主姐弟俩依旧是懵的,他们想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一夜之间就不在了。
好在花家如今的邻居们都是些热心肠的,两个孩子还小,莫名其妙没了双亲,缓不过来也是正常的,于是几户邻居一起,帮原主父母操持了丧事,让两人入土为安。
父母突然离世,原主姐弟俩久久缓不过来,生活变得一团糟。
原主自小就是被母亲当成传统的闺阁女孩培养的,智育基本处于识文断字,文化书算的启蒙阶段,至于美育,主要集中在对于女子容仪美恶的取舍评判上,而劳作教育主要是桑蚕女织,整治酒食饭菜。
其中,作为女子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德育贯穿于原主的整个成长过程,在花酿看来,这所谓的女德教育的本身并不是在重视女子自身的发展,而是对家庭宗庙的一种责任,因为他首先就是要求女子贞操节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