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麻利地收拾了一下围裙,对着在旁边卖水果的小哥招呼道:“郓哥儿,我回趟家,你帮我看一会摊子。”
拿着水果筐子的小哥一口就答应下来,于是一行人就沿着大街走入了一个幽深的巷子。
虽然巷子的环境比起贫民窟这里要好很多,但依然难掩饰这衰败的气息,各种生活垃圾也是堆满了道路的两侧,被冰冻起来的土路走上去也是尘土翻滚,不变的就是两侧强烈的生活气息,比如孩子的哭声和夫妻间的吵架声,年份差的时候就是容易吵架。
就这么走了不多时,就到了老林的家门口,正巧老林也在家门口晒太阳,据老板娘说这老林是一个原本还行的行商,贩卖山东的布匹经常沿着大运河奔走于北京和临清之间,这次进的货在进京的路上上被溃退的官军征走了,老林就带着几吊钱和几个条子灰溜溜回了北京城,他回来收拾东西却发现出不去了,就留在北京城举债过活。
“张军爷,小的听了郑家嫂子说大人要租房子,这院子很是宽敞,因为我原本就打算搬到临清,这不是鞑子围城走不了,屋里的器具都是剩下的全部折进房租给你们用,我去二叔家借住也省得一个人生火做饭麻烦。”老林说着就指着街边的水井:“我这院子离水井也近,如果你愿意咱们就叫王保长过来写个据,半年房租现银七两,可没比这个更好的价了。”
张元彪看着这个院子虽然有些老旧,但遮风挡雨还是不错,就欣然答应,就请老林喊来王保长写据,让四邻过来做个见证。那王保长和四邻一听我是新募军的哨长,都说最近城里不太平,有个军爷到了这个巷子里就能多几分和平。
张元彪按着规矩在四邻见证下写了据交了钱,老林就匆匆回屋收拾了一下说下午就能搬过来住。
张元彪则带着两个孩子道别了王保长和四邻,走向南边的贫民窟,打算去老丐那里,看看他们现在过得如何,若是他们愿意就一起搬来住,大家都是苦命人,在一起有个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