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的侍卫也是哈哈大笑,满不把这些兵马放在眼里。
多尔衮也没多想,点头道:“去吧,让苏沫和撒克图去吧,那些朝鲜人的火铳犀利,不要有太大伤亡,若是不能全歼,驱散即可,等咱们收拾了朝鲜国王,将来也可以让他下诏收编了这些人,说不得与明国交兵还用得上。”
啥叫有远见的人,这就是有远见的人,多尔衮已经在计划征服完了朝鲜之后怎么借用朝鲜的力量。在后期的伐明战争中,比如松山战役就有朝鲜军充当的仆从军,虽然战斗力还是白给,但是他们的火铳军还是能在一些次要地域进行防御作战,与对战的明军打的七七八八不相上下。
简单的布置完,清军南部右翼大营就传来了阵阵号角,白盔白甲的正白旗军士和辅兵,在长官的动员下开始走出营帐集结,朝鲜苦力们牵来马匹运来刀枪,清军的包衣们端来了饭菜给军士吃喝。
这些战前分发的食物多是牛羊肉和饼子,大碗的肉汤与米粥可以敞开了吃,临行前还会有肉干奶酪这些干粮分发以供八旗大兵闲下来吃喝,八旗大兵们被这些包衣阿哈伺候的很好,平日里只要带好自己的水壶即可,临战与驻防都有人伺候,那战斗力自然高出明军不少,彼时的明军卫所军士还要种地,这在八旗兵中不存在,他们有的是战俘分发下去充当苦力,吃的估计还不如战马,压榨出来的剩余价值不是一般的高。
正白旗的大兵整备出发之时,张元彪带领的三千五百红衫军也已经在外边列队前进了,为数不多的白马义从背着小旗在队伍左右驰骋,这些张元彪的亲兵护卫充当防御斥候,主要就是防止清军探马过度接近队伍造成混乱,为了增强白马义从的战斗力,张元彪一直是煞费苦心,除了给配备基本的马刀以外,人手一支短管燧发火铳在加一个手铳,颇有几分龙骑兵的味道,五六个白马义从的百米齐射也是有点声势,只要不被清军探马逼近,一般都能在弓箭射程外驱散。
百人为一队的红衫军游骑兵更是精神,每个人都穿着红色的军服,身上的大小行军包整整齐齐,斜扛着制式燧发火铳大步前进,刺刀被挂在腰带上,水壶偶尔发出的声响也被队伍一侧的军鼓和笛声掩盖,只有走路激起的尘土有点呛人,但是北风不断地刮过,送来的清凉才能让人喘口气。
队伍的中间是马车拖拽的标准口径步兵炮,一门门火炮采用的是欧式的火炮弹药牵引装置,当然这个时候欧洲的炮兵还是不完善的,张元彪根据记忆恢复的炮架和牵引车辆算是硬性拔高了临清军炮兵的实力,看似不起眼的构造其实是长达二百年欧洲人在战场上慢慢摸索出来的最佳方案,此刻被张元彪拿来使用,那火炮的运动效率自然极高,两匹挽马拖拽着就能配合步兵前进。
对于炮兵,张元彪也是下了血本的,为了加快炮兵的移动效率,挽马和骡子的数量都是顶配,十二门火炮就给专门建立一个运输百人队承担,炮兵们也都有马车和马匹,各种弹药分布在军用马车中,为了保证炮兵的安全,还专门配备了一个百人队的城市卫队,这些都是直属于指挥官的队伍,其余千总百总无法控制炮兵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