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手腕比起来北京城那位喜欢杀手下大臣的崇祯帝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基于人性对于安全的向往,只要对于背叛没啥心理负担,大家也都会知道往那边跑路了。
金尚宪一帮被放走的文官拿着皇太极给的路费和文书往南走,同行的还有一队清国的使团,这个使团不是去找高丽国王,而是去找东海公司谈判。
这支队伍一日就到了临清军的地盘,他们这些高丽官员被第一时间控制,安置在恩熙城外围的营寨中,使团也被扣留,里边没有什么清朝官员,就是一群辽东汉人官员,看起来都是三品四品的高官,却是无足轻重的消耗品,这次派过来不说是一点诚意没有吧也反正没多少诚意,他们的带回来的文书也被临清军的军法官带走呈递,每日食物都会按时送到,但是绝对不许他们踏出营寨半步。
对于清国使团带来的礼单与文书,张元彪已经看了,清国给出的优惠政策那简直是好处极大,除了商业上的采购清单,还直接列举了采购价格,直接就比市价高出数倍,简而言之东海公司只要把粮食装上船运到辽东,就能赚到三倍利润,至于铁器刀枪和草药之类的东西,更是能获利四倍以上。而辽东所出产的东珠、人参及毛皮这些奢侈品,完全是以白菜价出售给东海公司,这些东西只要运到大明或者倭国,都是五倍以上的利润。
这是做生意吗?这完全就是给送钱。这样的利润直接可以和张家口走私集团不远千里输送的相等,而海运的成本则是少得很,要是做了这个生意,临清商会一年就能入账上千万两的银子。搞什么伏特加,搞什么烟草,直接干这个直接就能发家致富,而且清国入主中原之后大概率会向晋商一样被封为“皇商”,只要注意收敛,大概率还会被重要,简直不要太好。
除了经济合作之外,清国还拿出了非常的诚意,直接就在文书中表示,若是东海公司愿意投降清国,不仅给爵位赏赐,还可以参与到高丽的划分中,在没有讨价还价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忠清道、全罗道、庆尚道划分的打算,可以让三个明国人去担任那边的大王,并表示永不加征,世袭罔替。
这还没有讨价还价就这么大度了,而张元彪也丝毫不怀疑皇太极会搞政治欺骗这么低劣的手段,只要同意,或许可以要求更多的权益,而皇太极大概率会同意。
这样的攻心之策,张元彪也是知道厉害,了解这些人的目的后,更是下令迁走附近百姓南撤,营造更大的无人区实行坚壁清野,尽量减少清军信息的渗透。
这消息更是不能被临清商会的人知晓,否则这些意志不坚定的商人们,谁知道会干出啥事。